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篇1800余字的公开信首次提出期盼两岸通航、通邮、通商,即“三通”。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三通”成为两岸人民呼吁次数最多的字眼——
三十年的“三通”梦
2008年10月,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与世长辞。这位台湾“经营之父”晚年最深切的盼望便是两岸“三通”。但他没能等到这一天——因为台湾当局的阻挠,一湾海峡,咫尺天涯。
不能“三通”,海峡两岸2000年311万人次、2008年437万人次的人员往返,都需经第三地转机,耗时、耗力、不经济。不能“三通”,更为两岸经贸往来增加诸多不必要成本。据商务部统计,2000年两岸贸易总额为305亿美元,到2008年已增至1292亿美元。贸易额越高,意味着经转他地增加的额外费用越大。两岸不能“三通”,最痛的其实是台湾。天然良港高雄集装箱吞吐量曾经在世界排名第三,自2000年后名次不断下滑,到2008年已名列第八。很多关心台湾前途、两岸命运的有识之士为“三通”奔走疾呼。王永庆曾公开表示,台湾不开放“三通”,等于是对台商的打击,是在“惩处台商”。真正最迫切需要“三通”的应该是台湾。
迫于舆论的压力,2001年,台湾当局推出“小三通”,但是,只限金门、马祖通往厦门、马尾的“小三通”有太多限制,怎能代替“大三通”?在热心人士的奔走下,2003年台商春节返乡包机单向从台湾飞行大陆;又过两年,春节包机才实现双向飞行。严格来说,仍需经飞港澳的春节包机,航班有限,只是让少数台胞小尝一机到底的便利,且票价贵于成本更高的中转航班,仍然一票难求、人满为患。春节包机让人们对两岸直航的渴望更加迫切。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