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福州西禅寺的台湾情缘

2012年05月08日 10:07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但凡千年古刹,除了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宗教建筑外,还总有森森林木将其簇拥点缀,益显其苍古幽深、法相庄严。福州怡山西禅寺里的荔枝树就几乎与这座古刹齐名,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既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也显示了荔枝树在该寺的重要地位。寺中另有一副刻在大雄宝殿大柱上的楹联也颇为著名:“宝刹镇怡山,溯当年初辟荆榛,七井泉源通斗极;法轮转瀛海,喜此日重装龙象,上方钟梵应迦陵。”它出自清代台湾巨富林维源之手。原来西禅寺与台湾也有渊源,且缘分不浅。

  西禅寺位于福州工业路西边南侧,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现为全国重点寺庙。据宋代《三山志》记载:“梁时有王霸在怡山修道,隋末废圮,唐观察使李景温招僧起新。”西禅寺由此发端,它在唐时称清禅寺、延寿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改名长庆寺,因福州旧时东西南北四郊均有禅寺,而长庆寺在西郊,故俗称“西禅寺”。

  步入西禅寺大坊,展现眼前的是一片宽阔的石埕,佛殿斋堂就掩映在松林和荔枝树下。寺内中轴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两侧有钟鼓楼、斋堂、念佛堂、崇德堂、禅堂、明远阁、放生池等,其中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九柱,其石砌佛座和部分柱础均为唐、宋旧物。放生池的九曲桥尽显江南园林风貌,郁郁葱葱的荔枝林与67米高的报恩塔相映成趣,景色十分宜人。寺内的“寄园”遗址,刻石昭示:“宋荔”。不远处的明远阁乃历代名家应邀啖荔吟唱的所在。

  据《台湾省通志》载:台湾佛教“本流是由福建鼓山以及西禅二大禅寺传来。”而历史上西禅寺的几度修整也都得益于从台湾募化而来的善款。1799年,福建将军庆霖奉命镇守闽中,它见西禅寺“远观焉荒烟蔓草,触目凄凉”,于是决定加以修葺。重修的过程中资金不足,庆霖就派西禅寺的继云法师赴台向台湾台阳郡守化缘,“去五匝月,得番镪三千余圆,归而庀材鸠工……”这段史实在庆霖所撰的《重修怡山长庆寺碑》中有详细记载。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