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杨立宪:两岸观念文化的交流应尝试“相向而行”

2011年09月01日 11:14 来源:中国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31日上午,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两岸特色:理论建构与路径探索”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台湾研究优秀成果颁奖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成思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等出席研讨会,并为台湾研究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表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骄傲和精神支柱”和“两岸交流的基础”,也是“两岸真正的最大公约数”,也因此,后ECFA时期,人们不约而同地将两岸关系下一个发展重点指向了文教交流与合作。现阶段两岸应从具体议题入手加强交流,待时机成熟时则应思考商签文化交流合作协议的问题。

  杨立宪称,两岸文化形态系出同门,均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的特色。例如,两岸人民都以汉族为主体,两岸语言文字相同,饮食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等也大体相同。尤须指出的是,台湾自1945年光复后,在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从大陆去的中国国民党及其政权,教育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仍然保持着浓厚的汉民族习俗,上世纪60年代末推动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对中华文化的整理保护与宣传做出很大贡献。这些不仅使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也使之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地理环境场所、历史经历等有所不同,台湾文化已形成融海岛文化、移民文化、外来文化和西方文化于一体的自身特色。例如:崇尚自由开放,接受外来事物较快;尊重多元、包容不同、勇于创新,重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重友情讲义气,信奉“爱拼才会赢”;政治上效法欧美的政党政治、三权分立与普选制;经济上实行外向型的市场导向的自由竞争机制;社会治理向西方看齐,公民文化、志工文化及大众消费文化较为发达等。两岸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