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确立了未来五年大陆经济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台湾当局的“黄金十年”经济发展战略也已明朗化。两者间存在很大的共同点,这就为两岸产业间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也为未来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契机
从2008年下半年起,两岸间开始了以“产业对接”为名称的对话与交流,按照台湾有关部门的设想,将是“一年交流,二年洽商,三年合作”,目前即将进入第三年,即实际合作阶段,而这种设想已经被证明是正确预见到了相互合作发展的阶段性。进入2011年后,两岸产业合作的蓝图开始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虽然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挑战,但大门已经打开,美好的前景也已展现,关键就在中间的路,即如何去具体实践了。两岸产业合作的客观条件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尽管程度有所不同,两岸都共同面对着世界性挑战与产业转型的压力,加强相互合作可以降低发展的风险性。站在全球发展的视野看,环保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碳的要求和既有能源开发手段的弊端形成了对产业发展的双向压力,使两岸经济发展的道路大幅收窄。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成长与民众生活幸福指数变化背道而驰,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话,大陆突出表现为日益有限的土地空间加深了产业之间发展的相互排斥性,城市与工业的发展不仅造成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也正在威胁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即将或已经达到顶峰,可开发的余地已经枯竭,走扩大规模谋发展的老路已经行不通。而台湾则出现了自然资源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的情况,借由环保、社运团体的抗争之力和朝野频繁的纷争已经将台湾未来建立大规模制造业之路堵死,最近岛内两大石化建设案先后宣告取消与延后,都是这一现实的反映。而与节能减排要求相矛盾的是,当新兴能源尚不成熟的时候,已有的能源手段却早已危机重重:油气资源已经证明无法支撑大陆经济未来赶超发达国家所需,最近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灾难又使得核能安全再次成为众所担忧的焦点话题。究竟如何扎稳并支撑起未来发展的基础,正考验两岸当政者的智慧。能源利用能否避免出现像大陆已经露头的“未富先老”症状一样的危机,目前已经采取的手段充其量只能满足今后五到十年的发展需要,而按照大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我们的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现在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如何顺利跨过这中间的时间段,却是我们目前已经掌握的手段所无法应对的。因此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是当前台湾要解决的头等问题,也是大陆所不能不预做筹谋的紧迫任务。
第二,大陆的经济转型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巨大潜能。大陆过去20年中凭借廉价充沛的劳动力与土地资源成长为“世界工厂”,但这种资源优势逐渐不再,一方面虽然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地,却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利润低“三低”现象。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愈来愈大,土地开发已经严重压迫到耕地“红线”要求。因此“十二五纲要”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转型,一方面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着力提高自有技术、产品与品牌等方面的综合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内需市场,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医保改革,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商品销售渠道等方式,推动大陆成为“世界市场”,其中在大陆尚属空白的“银发市场”更是具有无比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可以说“十二五纲要”是一个充满庞大商机的文件,已经吸引了发达国家众多企业的目光。而台湾企业因为有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赋予的独特优势,可以说已经占了先天之利,如能善加利用,甚至可以成为事业的“第三春”。
第三,两岸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有很大的重叠性,可以达成取长补短的最佳效果。两岸在经济发展中虽然尚处在不同水平上,但都非常重视实体经济,制造业虽然在总体经济中占的份额正趋于缩小,但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同是未来经济蓝图的亮点。大陆在“十二五发展纲要”中确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目标,而台湾“黄金十年”经济发展战略也提出要重点推动六大新兴产业与十大服务业,两岸间的未来重点有着相当多的重叠处:台湾六大新兴产业中的绿色能源、生物技术产业恰似大陆列出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浓缩版;医疗照护、观光休闲、文化创意产业也与大陆服务业发展目标有很大的近似性;精致农业与“十二五纲要”中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若合符节。仔细分析后就可以发现,两岸近中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相当的一致,即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经济基础积极争取跨上又一个新的台阶。两岸产业如能按照这一战略思路,建立符合自身需要,切实可行的合作关系,完全可以形成“1+1大于2”的关系,在未来世界产业链上占据更高的价值端。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障碍与问题
尽管如此,两年多来两岸产业界也已经举行了多次直接面对面的接洽会,签署了众多意向书,但实际建立合作关系的实例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两岸产业间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与问题,使得大好的前景难以成为付诸实践的行动。这些障碍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两岸在产业合作中仍未找准各自的定位。产业合作从形式上看主要分为水平式与垂直式两大类,前者相对平等,后者则是上下游关系。由于台湾产业发展战略曾经在民进党掌权的八年时间中陷入了左右摇摆的境地,台湾产业错失了最好的成长时机,而这八年正是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两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台湾产业的领先优势已经趋于模糊化,两岸的多数产业实际上已经处于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即使是台湾仍占有优势的少数产业,领先的程度也已很小。而且可以说,除少数零部件的生产优势仍然保存在台湾岛内外,台湾产业掌握优势的部分也都严重依赖其大陆厂的生产能量,台湾在两岸产业合作中原本打算以垂直式为主的设想已经难以成立,这就使得台湾产业界对与大陆产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动力大为降低。
二是两岸产业合作中关于技术外泄的疑虑仍未得到合理解决。目前两岸虽已签有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并获得了两岸有关部门的认真执行,但问题与手段仍存在很大的不足。虽然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必然会随着对外投资发生外溢效应,但这种效应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可以保证技术领先企业有充足的独享效益与巩固成果期,但产业合作中的技术外泄则会比外溢效应快得多。台湾企业普遍担心在规模明显不如大陆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西方企业背后强大的公权力支撑,如果因技术外泄而丧失技术领先优势,则相关产业合作就会培养出众多的竞争者,反而断送自身的发展前途。
三是本应作为两岸产业合作连接者的大陆台商目前也正处于投资转型的抉择期,对推动两岸产业合作的需求减弱。面对大陆经营条件的变化,大陆台商出现了三种发展倾向:成功的台商返台投资或筹资,或以大陆为市场自建横跨两岸的产业链;或利用大陆中西部优惠政策延长产业链,继续其原有的运转模式;中小台商则积极向东南亚等地转移,以避开西方国家对大陆部分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相对而言,产业升级反而是其次与较长远的选择,加上产业合作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更降低了台商对促成两岸产业合作的积极性。
阻碍两岸产业合作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其发展前景仍不够明朗,两岸产业合作还缺少典型的成功案例说服并影响更多的企业跟进,目前两岸不仅是企业界在摸索,连官方也在探索有效的扶持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仍占据巨大的产业技术领先优势的情况下,两岸通过产业合作,无论是自创品牌、建立产业标准、还是开发技术,都很难摆脱既有的专利保护网的束缚,究竟能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都在未定之天,而且还要时刻面对跨国公司如影随形的侵权起诉。
三、两岸产业唯有靖诚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尽管近三年洽谈的经验证明,两岸产业合作说易行难,但与当年两岸经贸起步的艰难相比,这种困难毕竟小多了。未来两岸产业合作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两岸产业界应该明确两岸产业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产业合作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两岸产业宏观上的差距虽然已经缩小,但微观的差距仍然不小。大陆企业主要在规模与基础研究上有优势,台湾企业则普遍在产品市场化、客制化与行销经验上独占鳌头,在这些方面两者很难互相超越或替代,这是两岸产业建立水平分工合作关系的基础。而在一些台湾具有领先优势的部分,大陆要想赶上也非短期内能办得到的,建立垂直分工并非就意味着是单纯的上下游关系,而应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其次,落实两岸产业合作,专利保护问题一定要解决好,相关法律责任一定要落实相关的追诉求偿制度。应该承认大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确实曾经存在工作不得力,不到位的现象,但随着加入WTO后,历经多次相关法律诉讼争议后,大陆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切实改进,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也建立了相关的保护网与合作机制。但要真正将文字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要更切实的努力工作。随着大陆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相关问题一定会得到圆满解决。
第三,两岸产业界应该共同认识到尽管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充满艰难,但建立自有的技术、产业标准与品牌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两岸产业发展可长可久的根本大计。两岸产业实际上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无法自主的代工地位造成生存发展的困难,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缺乏自主的技术、产业标准与品牌所造成的。目前两岸产业的级差正适宜相互间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共同开发技术、标准与品牌的目的,从而共同提高产业自主性,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总之,两岸产业合作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两岸产业界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去克服具体实施中面临的一些艰难险阻,战胜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案例,从而再次证明两岸经济合作大有可为。(胡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