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刘爸爸”台商刘竹承每年捐出百余万慈善助学

2011年03月23日 15:5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昌邑市外国语学校教师赵香玉难抑感恩之情,最近给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写了一封信,介绍她的“刘爸爸”——一位台商的慈心善举。
  
  赵香玉在信中说:“我们的‘刘爸爸’名字叫刘竹承,是一位在我们家乡潍坊投资创业的台湾老人,已经67岁。他资助了包括我们姐妹俩在内的134名贫困学子,他为我们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他是我们134个孩子共同的‘刘爸爸’”。
  
  2006年,赵香玉在鲁东大学读大三,妹妹刚刚进入鲁东大学。年初,父亲查出了癌症,因为没有钱,只能在镇上的小医院做了手术。“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此时,其母亲又查出肺上长了恶性肿瘤,不久便撒手人寰。奶奶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很快也离她们而去。那年暑假开学后,为了不耽误学业,同时还能照顾病中的父亲,姐妹俩把父亲从昌邑接到了烟台,在学校后面的树林里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父女三人相依为命的生活,但不久父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她们。
  
  上学还是辍学?就在赵香玉姐妹俩几近绝望之时,“刘爸爸”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这一家的不幸遭遇,赶到她们家中,对姐妹俩说:“孩子,别担心,好好读书,以后的学费、生活费我给你们负责,直到大学毕业。”随后几年里,“刘爸爸”每年都给两姐妹两万多元资助。靠着“刘爸爸”的资助和鼓励,两姐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最懂得苦难的滋味。刘竹承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1944年,刘竹承出生在台湾新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幼年经历了“父亲过世,母亲改嫁”的人间悲剧。在亲朋的慷慨相助下,他艰难地完成学业。少年时代,刘竹承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改变命运,等自己发达了,一定要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也一定帮助像自己一样遇到困难的人。
  
  1997年,刘竹承来到山东,开始在潍坊和临沂投资建厂,主要从事肉鸭饲养、肥料生产和食品加工。在苦心经营之余,他慈祥的目光投向了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年拿出100多万元资助这些贫困学子。每年假期,刘竹承都要把孩子们约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这时,他总是对孩子们说:“失去父母不可怕,贫穷更不可怕,只要人有上进心,只要振作起来,一切都会改变,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有我这个家长,还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有什么困难还克服不了呢?”
  
  眼下,刘竹承最喜欢跟人谈的是他可爱的“孩子们”,因为这些受资助的学子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爱心旅程:枣庄学院的张国山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时常去敬老院、福利学校做义工;烟台大学的邱欣欣也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并成为负责人之一;北京化工大学的张淑娴2008年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并被评为“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清华大学的王艳梅说,是“刘爸爸”教会了她感恩。她一定会把这爱心传递下去…… (滕敦斋 张 勇 孙培君报道)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