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海南沿的沙发咖啡馆中,记者见到了娇小的台湾女生维加和她的台湾先生董孟浩。他们十指相扣。咖啡馆的空气闻起来甜甜的,阳光下的婆娑树影让窗外的胡同有了深深浅浅的调子。
修剪齐整的小胡子温顺地贴着下巴,配上宽大的黑框眼镜和亚麻质的布鞋,董孟浩的打扮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文艺青年”。只有身上的藏青色店衫隐约透露出经营者的身份。
店衫肩上绣着一个古体的“蛋”字,以“蛋蛋”为网名的网络美食家是董孟浩的另一个身份。“蛋蛋”在各大美食网上颇负盛名,博客访问量逾50万人次。他所经营的“沙发咖啡馆”,在大众点评网上评分为五颗星,是满分。
董孟浩早前曾经做过十余年的企业管理,也帮助在台湾的公司总部将业务拓展到大陆的许多一线城市。进入而立之年以后,对美食颇感兴趣的他决定进军餐饮业。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他将目标锁定在北京西城区的后海,定位是小众创意式的咖啡馆。那一年是2007年。
也是在这年,董孟浩牵起相恋数年的女友维加的手,走进婚姻殿堂。
“咖啡馆不只有咖啡,也有灵魂。而胡同是北京的灵魂。我想让人们以后想起胡同的时候,不只有茶馆,还有一家咖啡馆。”董孟浩说。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沙发咖啡馆的所有设计都出自董孟浩之手,然后才请施工团队来做。认真的夫妻俩在很多细节上要亲力亲为。
好朋友来的时候,董孟浩会亲自制作一杯招牌奶酪茶,他的不少大陆朋友就是通过咖啡馆结识的。有住得比较远的大陆朋友来到咖啡馆,太晚了就寄宿在自己家。
董孟浩的朋友圈子中,大陆人和台湾人大概各占一半。他很珍惜和享受跟不同的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感觉。八月初咖啡馆一周年店庆时,“没有营业,邀请的朋友挤满了整个三层楼”。
“北京是一个让人想扎根的城市。”董孟浩说,在大陆的十年他游走过很多城市。2007年公司总部想把他调回台北,正好赶上他萌发独立创业的想法。“习惯了大陆生活,回去怕不是我愿意的了。”就这样,董孟浩从公司辞职,北京成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北京的人文气息很重,在这里生活久了的人自然而然地带上一点浪漫情怀。”他说。
维加的北京印象中有这样一幅动人画面:胡同里,一位年轻师傅在给小孩剃头,师傅手法朴素而娴熟,小孩乖乖地坐着,安静和谐。在她看来,北京的胡同仿佛永远填不满也掏不空。你不知道哪一天在胡同的深处,就遇见了熟人,就拾起了小时候的记忆。
“我和北京的缘分早就注定了。”董孟浩一直坚定地认为。1949年,北京的董先生举家迁台,在台北郊区安定下来。这便是董孟浩的爷爷。60年后重回北京的董孟浩,有时也会逛到南锣鼓巷,寻一寻当年的董家宅子。
与北京的缘分让他学会细细体味这个城市的风景。“节奏可以快,我很享受这种踏实的忙碌;但时光应该慢下来,我们要慢慢品尝在美丽土地上耕耘的味道。”董孟浩说。(王磬 任沁沁)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