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谭盾:用二胡与大提琴对话,让两岸三地陶土发声

2010年03月23日 08:29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国际知名作曲家、指挥谭盾3月26日将在台北首演他创造的曲目《垚乐:大地之声》。演奏中将首次使用以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陶土制成的乐器。图为3月22日,谭盾在台北音乐厅举办的发表会上,介绍最新制作的,以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陶土烧制而成的陶质打击乐器。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经常让世界乐坛惊奇的谭盾来到了台北,3月26日他将带给台湾听众以惊奇:用二胡与大提琴对话,让两岸三地陶土发声。

  台北的高雅场所张贴出了印有“《卧虎藏龙》是他的女儿,《英雄》是他的儿子”的海报,今年的台北国际艺术节以“谭盾之《卧虎藏龙》”做压轴音乐会。谭盾将指挥演奏3部曲目:网络交响曲《英雄》、为马勒150周年诞辰纪念创作的《垚乐:大地之声》、为他赢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的《卧虎藏龙》。
 

  身穿黑色T恤的谭盾如约与记者见面时,带来一只铝合金箱,他以托抱婴儿般的轻柔,抱起一件称之为“陶号”的红色陶质乐器,轻轻抚摸着说:“还是热的,刚出炉,在上海烧制的,要在台北首次使用。”

  谈及为何制作这批陶鼓、陶号、垚埙,谭盾说:“四川汶川地震和台湾风灾,引起我对大地的思考。在马勒的交响乐中,《大地之歌》是我最喜爱的一首曲目。它是马勒受到中国唐诗,特别是李白的诗歌启发灵感而作,在这首曲子里,我听到了马勒与李白对酒当歌:感叹着人的生命与青春、大地的悲愁与春日的醉境,于是我创作了《垚乐:大地之声》。”

  用陶瓷、纸等自然且带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器物作为乐器,发出自然之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谭盾过去10年的追求。为演奏《垚乐:大地之声》,谭盾委托朋友将取自陕西西安、香港大屿山和台湾莺歌的土运到上海,“西安的土为黑色、大屿山的土为红色、莺歌的土为白色。这种巧合使我想起创作秦始皇时张艺谋讲的‘二千年前的老三色就是红、黑、白。”谭盾说:“我喜欢红、黑、白3种系列颜色的结合,用它们捏合烧制了陶鼓、陶号、垚埙3种陶质乐器。”

  “在汉字里,3个‘土’字叠加在一起为‘垚’,读yao音。对我而言,这三地的泥土捏合在一起,是大地的土,是心灵的土,用它们烧制出的乐器,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所发出的是故土的声音、彼岸的声音、心灵的声音、大地的声音。”谭盾说。

  “禅意”,是谭盾谈论艺术作品时常用的词汇。他说:“这次在台北的演奏,既有禅宗的影响,也有行为艺术的成分在其中。”

  《卧虎藏龙》协奏曲,是谭盾根据他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作品《卧虎藏龙》为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改编的音乐会作品。谭盾此次将带给台湾乐迷的另一惊喜,是首次采用“双乐团”的形式,将使用中国民族乐器的国乐团和使用西洋乐器的交响乐团同台演奏。

  谭盾说:“届时,将由台湾交响乐团大提琴副首席连亦先,与台湾国乐团二胡首席王明华,以二胡和大提琴诉说影片中杨紫琼和周润发饰演的男女主角难以说出口的情感。用二胡与大提琴对话,蛮有哲学味道。以中西合璧的尝试,创造中国交响学派。”

  有人评论:“谭盾的音乐充满戏剧性与仪式性,他雕塑声音,并把每一种东西转变为饶富兴味、难以界定却又非常容易聆赏的体验”。

  谈及此,谭盾对记者说:“在多元的文化风潮下,要敢于拥抱挑战。新的传统,需要新的思维注入其中。”(耿军 闫晓虹)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