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绘就海西和谐图 07年福建统筹协调谋发展综述

2008年01月14日 10:5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2007年中国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画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睦共处;城市农村,携手共进;山区沿海,互融互动。

  又一年的努力,再次变成一路飘红的数字和实实在在的收获——生产总值增幅再度攀高,财政总收入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目标,企业利润增长为4年来最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10年新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连续七年耕地实现占补平衡,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3.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事关国计民生的每一个指标,无不彰显海西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如虹气势,彰显海西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悠悠万事,发展为大。发展,始终是海西不变的主题。

  经济领域,“好”字当头。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在项目与品牌两驾马车强力带动下,仅一年就对接吸引4600多个项目,培养壮大60个产业集群,挖掘了传统产业潜力,增强了新兴产业竞争力。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二、三产业实现协调增长。石化、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投资比重上升,高耗能工业投资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居全国前列;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全省150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增长17%,带动190万家农户;服务业空间不断拓展,连锁零售业、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业、旅游业、金融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行政审批改革等持续创新,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闽台合作领域扩大,产业对接持续深入,一批台资大项目相继落户,对台贸易、利用台资均获增长。

  社会领域,民生为重。

  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劲实力,一揽子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等社会发展难题。

  去年,福建省财政总收入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支出继续向科技、社会保障、卫生、交通、城乡社区事务等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科技支出增长超过30%,社保和就业支出增长超20%,增幅均超过2006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158.79亿元,增长17.3%,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同时,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去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实现下岗再就业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

  激昂的民生主旋律,在经济发展中奏响。去年,福建省财政先后投入27亿元,带动各级实施一大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快构建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开展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实施“零就业家庭”一户一就业工程,对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助学政策……每一项政策,都关系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立足点都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文化建设,可圈可点。海西文化品牌陆续亮相,昙石山文化、闽南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光彩夺目,正不断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闽台缘博物馆开馆一年,催热海西博物馆之旅;“福建土楼”申报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全省有3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居全国第三位;歌仔戏《邵江海》等舞台艺术精品捧回国家大奖;全国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评选,6个奖项中,都有我省作品获奖,历史上首次实现“满堂红”;“海西文化直通车”、“激情广场大家唱”等群众文化活动流行城乡……海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势头正劲。

  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社会发展,一些牵动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得以化解,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经济与社会,实现良性互动。

  人与自然 和睦共处

  目前,福建省正处于工业化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期。这一时期,资源、环境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强大约束,人与自然的矛盾凸显。

  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了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为了可持续发展,我省铁心推动绿色发展。

  为减轻能源、环境压力,去年,福建省节能减排工作举起“铁腕”,最初的环保“独家拳”,变成金融、经贸、质监、物价和建设等部门齐上阵的“组合拳”,并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去年6月,宁德市3名从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提拔上来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被暂停工作,回到原乡镇抓环境污染治理。去年7月19日12时,福建华电龙岩火电厂60米烟囱成功定向爆破,成为福建关停小火电机组的“第一爆”,每年可节省标准煤4万吨左右。

  现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已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在石狮,经处理达标的水,以前都向海排放,现在却成了企业的“发财水”。石狮去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6%,工业用水量却下降0.8%,首次出现负增长;三钢去年实现“负能炼钢”,也就是说,每炼一吨钢回收的转炉煤气、余热、蒸汽折合成标煤,除了供应自身炼钢所需的消耗外,还可以多出5千克标煤的能量。

  为保护母亲河,福建省持续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创新区域性生态补偿机制,从去年起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了流域水环境保护机制,重点推进包括重点水源保护、生态保障、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八大工程。

  硬目标,硬举措,让福建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去年1至11月,全省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和Ⅰ类至Ⅲ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6%和94.2%,分别比2006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闽江流域整体水质明显优于全国七大水系及周边省份河流,闽江水为福建茶添香几许;汀江水美鱼肥,河边横跨闽粤的河鱼山庄,食客络绎不绝。

  优良的环境质量,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福建省又一张招徕世界目光的烫金名片。

  山海城乡 和谐互动

  福建省城市化率为48%,农村地域较大,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6.5%;自然条件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受地理、交通等条件制约,山区发展滞后,沿海凭先天之禀赋,得改革开放之先气,发展先行一步。

  因此,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着力点在农村。

  福建省继续探索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工作机制,城乡统筹的就学、就医、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开始建立。

  去年夏天,全省首批派往3700多个贫困村、后进村、薄弱村的4134名优秀党员干部,圆满结束使命,第二批下派干部随即开拔,仅省直单位就派出228名“村官”。“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农村工作机制,旨在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为提高农村“造血能力”,去年加大对农业项目的投入。农业生产方面,累计向440万户种粮农民下达补贴资金4.57亿元;完善森林火灾、水稻种植、农村住房、渔工责任和渔船等农业保险试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出1.39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六千”水利建设工程建设;为“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设下达补助资金6.1亿元,建成农村公路3817公里,全省72%的建制村实现公路硬化。

  一批“农字号”惠民实事得到有力保障。新农合制度,政府资助标准提高10元,农村受益群众达2147万人;省级财政共安排补助经费7.76亿元,对农村寄宿中小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受益学生达184万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扩大“造福工程”搬迁规模,落实搬迁任务6185户2.66万人;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免除全省36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

  去年启动的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力争5年建成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每年组织40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农民工职业培训、进城求职、职业鉴定等给予财政补助;将工伤保险的扩面对象重点锁定农民工,优先解决煤矿、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的参保问题。

  统筹山区与沿海的发展,着力点在山区。

  福建省致力于改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大型交通建设捷报频传。去年11月23日,向莆铁路、厦深铁路福建段开工建设。向莆铁路,不仅联接我省中部的沿海和山区,还是海西第一条通向中西部腹地的现代化铁路干线;厦深铁路,将把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的山山水水更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去年12月25日,闽西老区人民盼望已久的龙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我省“一纵两横”高速公路骨架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通百通,海西八方纵横”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将山区沿海连成一片,让原来的山区腹地,摇身一变成为拓展内陆空间的先锋,区位劣势变优势。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让区域“一盘棋”协作得以快速推进,山区沿海在农业、贸易、科技、信息、文化、教育、旅游、劳务、人才、环保等方面的多方位合作,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良性互动格局。去年,山海走动频频,厦门龙岩两市在协作三年、成果丰硕的基础上签订进一步开展山海协作协议,意在展开全面协作;思明区捐赠给山海协作县华安1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保护九龙江母亲河;福州向仙游捐赠110万元援建资金,扶持当地加快发展……

  一系列统筹举措,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和环境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让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海西发展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喜人景象,显露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无穷潜力和诱人魅力。 (记者任君翔)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