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媒体揭地铁"妈妈丐帮":带娃行乞月入过万(图)

2015年07月27日 08:23:00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2.0版本

  自购喇叭乐器,

  行乞变身卖艺郎

  杀伤力:★★★

  “扮凄凉”的手段过时之后,地铁乞丐也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乞讨手段。

  据了解,职业乞丐们借鉴路面的卖艺方法,购买高音喇叭、话筒、乐器等装备,将自己“全副武装”,直接到地铁车厢卖艺乞讨。有的乞丐是出动多人乐团,配备二胡、口琴、铜锣等自吹自弹自唱,采取现场演出的方式,在车厢内沿路卖艺。

  当然了,也有乞丐比较偷懒,直接拿伴唱带进行播放,地铁开一路,他们就唱一路。由于嗓音太差五音不准,被网友吐槽“地铁好声音”,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环境。地铁乘客对此普遍比较反感,因此“生意”并不可观。

  3.0版本

  博取爱心“杀手锏”

  边喂奶边行乞

  杀伤力:★★★★★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地铁乞丐也拿出了博取爱心的“杀手锏”——童子军上阵。

  近1年来,南京地铁出现多批抱着幼儿乞讨的妈妈团。地铁乞讨妈妈要么怀抱孩子,要么牵着孩子的手,在地铁车厢里来回穿梭乞讨。甚至有乞讨妈妈毫无顾忌地抱着正在哺乳的孩子,向乘客乞讨。

  看见孩子可怜的样子,很多乘客特别是女性会动恻隐之心主动给钱,而且有时候数额还不小,甚至会直接给出100元的“巨款”。这样一天下来,妈妈乞讨团也收入颇丰。

  就没办法管吗

  方案1

  送回原籍? 他们会再回来

  根据之前诸多媒体的公开报道,甘肃省岷县小寨镇是有名的“乞讨村”。如果说以前乞讨村的出现是因为贫困所致,那现在的小寨镇可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乞讨致富,当年的小寨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就是外出乞讨的人。

  “我们也想帮他们,但是似乎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金钱对他们的诱惑。”在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地铁民警和地铁站务人员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看着一些妈妈带着年幼甚至尚在哺乳期的孩子在乞讨,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可是从警方掌握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帮助了这些职业乞讨者,送他们返回原籍,他们依然会再次踏上乞讨之路。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郭碧娟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郭碧娟

原稿件来源:扬子晚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