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 张颖 发自北京
美国高级外交官员终于首次就日本鸠山政府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公开表态。
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昨天在北京表示,目前亚洲地区的主导机制并不明确,但任何涉及到安全、经济、商业的重要机制都不应该将美国抛置在外,“美国是一个活跃分子,我们会参与其中。”
相比东亚共同体这个区域概念,坎贝尔对“全球性的、包含了亚洲主要经济体”的G20机制更加推崇。坎贝尔是从12日抵达北京开始对华访问的,此前他刚到访日本并与鸠山政府官员进行了会晤。
推崇G20甚于东亚共同体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曾在胜选后公开表示,东亚共同体不会排除美国和美元。但日本外相冈田克也上周却公开建议,东亚共同体的参加国是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他更是直率表示东亚共同体不应包括美国。他说:“要是加上美国,那不就等于世界的一半都参与,这样会很不像样。让美国自己搞自己的吧。”两人这一截然相反的表态引发外界担忧,媒体唯恐这会给日美同盟埋下定时炸弹。
坎贝尔昨天表示,亚洲地区有很多的合作机制,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亚峰会、东盟加三,现在又有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美国有一些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涉及到安全、经济、商业的重要机制都不应该将美国抛在门外。”他说。对于鸠山的亚洲外交,坎贝尔表示,美国欢迎日本发展同中国与韩国更友好的关系,但日美同盟仍然是亚太安全的基石。
坎贝尔还透露,中方也向他表示,他们认为亚洲任何对话中都有美国的身影(参与)。“我们必须说,原因之一就是克林顿国务卿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如果你看一下东亚峰会,它的一个原则和唯一的要求就是,但凡希望参与的国家只要签字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现在签了。”
比起东亚共同体概念,坎贝尔更加推崇G20机制的全球性和重要性,他本人期望G8能够有效地向G20过渡,期望G20机制成功。“亚洲会出现主导机制,是APEC,还是东亚峰会,还是其他,目前尚不明确,”坎贝尔说,“但美国是一个活跃分子,我们会参与其中。”
东盟欢迎美国加入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在全球其他地区采取战略收缩姿态,但在亚太地区却异常活跃,7月时与东盟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宣告“重返”东南亚。与美国的姿态相呼应,东盟一些国家出于制衡中国等地区强国的需要,也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参与表示欢迎。
东盟重要成员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0月7日出访日本时,就东亚共同体概念强调,美国同亚太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符合本区域国家的利益,并有助促进本区域整体势力的平衡。“我认为美国将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在亚太区域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我们也相信这对本区域许多国家的利益而言,将起到建设性作用。”他说。
在与鸠山的会谈中,李显龙认为,对于本区域现有的几个区域组织的合作架构,今后都有作出调整的必要,以确保它们无论如何都能保持开放,并促进同区域以外国家的联系。而从区域全盘势力平衡的角度出发,美国的参与更是不可缺少。他表示,虽然美国除了亚太经合组织之外,并不是其他主要区域组织如东亚峰会或东盟加三等的成员,但是它自二战结束以来已同一些亚太区域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双边关系,并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指出,亚洲作为全球体系的一员,它的区域合作形态就必须是个“开放的区域主义”。“跨越太平洋两岸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欧洲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伙伴。”李显龙说。
印尼支持日本版“16国”方案
鸠山政府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后,正积极对东盟国家展开外交攻势,以期取得支持。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从13日起开始访问印尼,在会晤了印尼总统苏西洛和外长哈桑后,印尼表示,东亚共同体不应局限于东盟加三(中日韩),还应该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在内。这无疑正中日本下怀,此前,日本媒体称,中日就东亚共同体可能存在“13国”方案与“16国”方案之争,中国倾向于东盟加三(中日韩),而日本希望拉亲美的澳、新、印入内。
据日本媒体报道,冈田在会晤苏西洛时表示,东亚共同体构想显示了日本对亚洲的重视。哈桑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该构想表示“欢迎”,并指出东亚共同体应该像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3国在内的东亚峰会那样“均衡而全面”,主张构筑一个不限于东盟加三(中日韩)的新框架。
冈田也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在推进东亚共同体的过程中,印尼是重要伙伴。印尼在东盟中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希望通过和印尼的合作促使构想具体化。” 印尼是东盟重要成员,东盟秘书处就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
此外,鸠山本人也打算出席23日在泰国华欣召开的东盟峰会和相关会议,推销东亚共同体。本官房长官平野博文昨天表示,正在商讨鸠山出席东盟有关会议事宜。至于执政三党的国对委员长已决定于23日召集临时国会,平野表示“如果鸠山确定出访,那么必须在不影响(国会)的情况下进行安排”,认为有必要调整出发时间。
除了日本以外,韩国总统李明博将于20日至25日访问越南、柬埔寨、泰国,并出席东盟峰会系列会议,实践其年初提出的“新亚洲外交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