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修建高速铁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京沪高铁项目始建于2008年,消耗的钢材足以建造120个奥运“鸟巢”。这条铁路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工程,可以被视为中国经济崛起的一部分。
实际上,京沪高速铁路对中国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京沪高铁可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动机。
去年11月,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景下,中国政府推出了总金额高达58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核心就是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将在桥梁、港口以及铁路建设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以刺激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能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珠三角地区的出口商因外国订单减少很多,所以解雇了大量工人。
北京希望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扭转经济衰退局面。半年多过去了,此举真的奏效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铁路工人席同利就是例子。去年秋天,他在东莞一家出口企业干活,现在工厂倒闭,席同利来到了京沪高铁,每个月的工资是250美元。他说:“我很高兴能找到活干,这样我就又可以寄钱回老家了。”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在出口企业丢了工作的人被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所接纳。失业率是政府非常关切的一个问题。
正如北京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家李稻葵说,“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正在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发挥关键作用”。7月中旬,北京宣布,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7.9%。高盛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本年度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3%,超过北京之前制订的8%的目标———当时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一目标是不现实的。
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已持续多年。去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雇用了上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全国各大工地的工人就业情况似乎更不成问题。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长梁毅说,他们今年比去年多雇用了8000多名工人。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全新的高速铁路网是中国经济体系的产物。尽管过去30年中国在自由市场改革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中国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北京的中央政府是所有权力的核心。铁道部制定计划,国有银行提供贷款,国有企业使项目付诸实施。
确实,“指挥和控制系统”对于京沪高铁项目而言是个贴切的描述。其结果就是,一旦计划制定好了就会付诸实施。 (来源:美国《财富》杂志8月31日(提前出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