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外媒:“奥运后”中国掀起全民健身运动 

时间:2009-08-10 14:48   来源:新华网

  据法新社8日报道,中国今天纪念北京奥运会一周年。今天是中国首个“全民健身日”,多达3.4万人聚在一起,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武术表演。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外发表讲话说,将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热切关怀。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对本社记者说:“成功举办奥运会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结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北京奥运会就不会成功。”

  国家形象提升国民自信包容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8月8日报道,站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你会感觉奥运会像永远没有结束一样。

  中国对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自豪感仍未减退。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他们到达北京后首先听到的是《北京欢迎你》这首奥运歌曲,因为飞机一着陆,机舱里就会响起这首歌。

  奥运会以后,到北京参观的游客都对北京的新型交通网络和环境的改善大加称赞。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8月8日报道,中国最近再次掀起了奥运会的热潮。中国政府正在强调奥运精神。

  一名大学生对记者说,属于“90后”一代的她在去年奥运会期间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她说,“去年在现场观看奥运会,强烈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像她的话一样,在举办了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口号的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迅速地奠定了强国的地位。

  据德新社8日报道,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8日开始面貌一新地迎接北京主办奥运会一周年的庆典。

  2001年赢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北京是一个急切需要提升的城市,中国是一个需要创造新国际形象的国家。据国家审计署说,政府随后陆续拨款4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地铁、公路和清洁城市空气,另外拨款28.4亿美元用于奥运场馆建设。

  除了奥运场馆外,北京奥运会的一个持久影响是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民众间的理解与沟通。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罗青(音)说:“奥运会是中外民众亲密接触的机会。双方都有些紧张,尤其是普通中国百姓。”

  小罗认为,奥运会促进了中国人和中国政府的对外开放。她说:“现在,各行各业的人信心更足了,对他人更包容了。政府也在改变。”

  

  奥运遗产丰厚惠及诸多领域

  据法国《论坛报》8月7日报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一年后,奥运会的神话依然在中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到北京观光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1.4%,达到8400万。这些游客的开销达1137亿元人民币,即人均消费1360元。游客人数的增加和旅游消费的增长令中国当局笑逐颜开,政府现打算把国内消费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之一,与投资和出口一起拉动经济增长。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8日报道,官员们说,得益于去年奥运会期间采取的措施,北京目前的空气质量是10年来最好的。

  在奥运会一年后,一些独立专家一致认为,中国首都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他们说,与世界上最干净的一些城市相比较,北京依然有一段路要走。 

  延续奥运精神中国任重道远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北京奥运会的绿色遗产”,摘要如下。

  来北京快两个星期了,从未清楚地看过北京的天空,也许是我运气不好。在奥运会举行一周年纪念前夕,我比较好奇的是它到底带给北京或中国什么持久的改变,而又有哪些事物“故态复萌”。

  在硬件方面,为奥运会而开发建设的许多设施实实在在地矗立,毫无疑问地永久改变了北京的景观,以及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设计新颖、科技高端的“鸟巢”和“水立方”等建筑,体现了一个进取的中国。

  北京奥运会让全体中国人深感骄傲,那种自豪感或多或少会随着时间而淡化,而真正能够为中国作出长久贡献的,理应是一些观念上的改变。重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遗产,再将之深化并扩大到中国的更多地方,北京奥运会象征的进步精神才会生生不息。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