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纽约七月二十六日电题:穿行新旧中国的美国记者:中国的变化像科幻小说
中新社记者 李静
“新旧中国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部科幻小说。”八十七岁的西默.托平回忆起六十年来历次访问中国的情形,如是总结。
托平是第一位报道南京解放的外国记者,是一九四九年后采访周恩来的首批美国记者,也是中国六十年变化的见证人。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对中国感兴趣,”托平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这种兴趣一直保持至今。过去六十年里,我都记不清去过多少次中国。”
托平说他对中国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在他位于纽约郊区的住所里,随处可见中国题材的照片。两幅周恩来的头像与他岳父、前加拿大驻华领事切斯特·朗宁的像片陈列在门厅的书柜上。门厅另一侧的墙上则悬挂着托平一家的唐装全家福。
托平曾任普利策新闻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美国《纽约时报》总编辑。一九五九年加入《纽约时报》之前,他在美联社担任驻外记者长达十三年。他曾在英国、德国、俄罗斯、黎巴嫩、沙特、澳大利亚、古巴等二十多个国家发回新闻报道。而在托平看来,报道南京解放,是他五十六年职业生涯中最引以为傲的经历。
托平在纽约上高中的时候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从那以后便立下志向要去中国当记者。出于对斯诺的崇拜以及对中国的向往,高中毕业后,托平选择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理由很简单,那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去过中国,而斯诺也曾在那里就读。”
一九四六年,二十四岁的托平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成为了一名常驻中国的记者。
“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0年,我在中国见到是战争、废墟、难民、光秃秃的土地;一九七一年回去的时候,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二00三年以后我见到的中国,那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即使是南京,那座曾经极为熟悉的城市,也让托平和他夫人奥黛丽感到吃惊。“二00三年重回南京,我们已找不到六十年前的痕迹:小小的夫子庙被建成一个大公园,扬子江上搭着大桥,街上到处是绿树……我们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以前住过的地方,西康路二十一号,那里已经变成银行的办公楼。”
奥黛丽则更多注意到了中国民众的变化。“外貌上,中国人更高,更漂亮了。六十年前,我在南京未曾遇见比我高的女孩,现在却比比皆是。中国人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总是表现乐观,他们的行为举止中常常带着一种骄傲,对国家的骄傲。”
托平理解这种骄傲。他说,“六十年里,中国人已经实现了毛泽东等一辈人的梦想,即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之一。”
托平不认为短期内中国能够赶超美国,但不否认在更远的未来存在这种可能性。“我对中国的未来很有信心,我相信中国能够最终解决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农村人口迁移、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加大、水资源短缺等。”
托平相信,中美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两个国家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奥巴马已经表示希望与中国发展全面合作关系,我认为他是认真的。”
他还相信,更多美国人会像自己一样对中国着迷。“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学习中文;每年数百万美国人去中国旅游和访问;尤其在看到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普通美国人都会对中国人充满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