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金融时报:如何打造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之道

时间:2009-07-14 15:00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文章,原题:如何打造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之道

  自打作为美国学生进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MBA课程以来,一个问题总是在我与新朋友的对话中冒出来,无论对方是中国同学还是其他“外国佬”。问题是:为什么来中国?为什么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什么不在美国多如牛毛的MBA课程中挑一个?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中国以及13亿智慧的中国人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我知道,不来这里念书将成为不可饶恕的错误。

  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一个裂缝。我不只是指地理距离上的、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甚至语言障碍。一个无形的裂缝也存在于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思考过程、信念、设想和预期中。这些都是两国商业谈判中的重要驱动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和中国的商业交往中,误解很常见,而合作常遭挑战。

  从远方了解一个重要地区及其人民是一个体面的职业。但把自己融入其中,亲眼目睹21世纪一个全球大国的重新崛起,以此提高自己的判断力,这是我希望实现的。

  我对中国的最初印象来自童年,也来自我爷爷的兄弟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遗赠,他打开了美国通往中国之门。

  我毕业时感到对中国文化和商业实践已经相当精通。但我也意识到,通过二手故事、讲座或是案例研究,根本无法真正了解世界的下一个超级大国。在中国生活,学中国语言,通过旅游、与中国教授和同事讨论来吸收文化,是真正“进入”中国的必要步骤。

  举个例子,通过对竞争的理解就能发现两国一个核心分歧。对我这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孩子来说,富足的生活可谓唾手可得。教育权利、社会网和工作机会都是二战那代人经历挣扎后留给我们的成果。我们爷爷辈的人们为下一代打下了生活基础,也为我们这一代很多人创造了近乎让人自满的生活环境。中国二十来岁这一代人身处的环境则大大不同。中国年轻人接受竞争的训练。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在教室抢好座位,到竞争激烈的高中和大学入学考试,再到每天挤地铁。当你一直接受竞争训练,无论最后成或败,一个有进取精神的心态就会占优势。

  美国和欧洲未来的领导者们,必须接受来自教室内外的教育,尤其是到国外。为了解中国付出努力越多,我们消除隔离双方裂缝的几率就越大。最后我们会一起赢得胜利。(作者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侄孙迪翁·尼克松,何晏译)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