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纽约时报:中国汽车接近美国,实力不容小视

时间:2009-01-20 15:27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1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汽车接近美国

  中国人热心地留意着美国人的口味。伴随着该国汽车厂商努力挺进美国市场,它们也将迎合美国人的需求。不过,尽管有些中国厂商在去年的底特律车展上承诺它们将很快进入美国,但如今并没有看见它们的身影。在它们中间,有的倒闭了,有的在挣扎。不过有分析认为,尽管余下的那些公司在生产符合美国人需求和安全标准的汽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可小觑它们的实力。

  行业分析师、美国太平洋汽车总裁乔治-彼得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中国人最终会取得成功。”“他们学得快,行动迅速,一旦明确目标就会马上执行。但是,目前他们距离拥有具备竞争力的汽车还很远,他们中的大多数似乎也清楚这一点。”

  现在距离中国汽车的挑战到来还有多远?从它们最近是否参加了底特律车展的情况可以得之一二。今年没有参加车展的有以前曾来过的中美合作汽车公司(Chamco),吉利汽车和长丰汽车等。

  而又来参加车展的中国车商是华晨和比亚迪,不过它们并没有兑现自己之前做出的将向美国引进汽车的预测。三年前,华晨曾宣布到2009年在美国展开销售。

  那么,华晨为什么还是在底特律展出了它的四款新车呢?因为它仍想进入美国市场,并表示它具备这一能力。华晨车展发言人杰克-格肯说:“华晨同宝马组建了合资公司,在中国组装了3系列和5系列轿车;它们还组装了丰田以及4个不同的发动机生产线。”“现在市场不景气,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华晨副总裁何国华补充说:“我们之所以到了底特律,是因为这是我们检验自己同国际标准差距的绝佳机会。”“我们意识到,要想进入美国市场,我们还需努力。”何国华说。

  彼得森说:“中国汽车厂商的一个缺点是它们不听取客户的意见。它们不了解安全、可靠和耐用这些有多重要。”

  总体而言,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紧缩、合并和缩小的动荡时期。不过,虽然中国汽车厂商很少考虑环保因素,但比亚迪正努力想通过成为首个量产插电式组合动力车的公司而在业内立足。上个月,比亚迪开始在中国销售它的F3DM双模电动车。它还把这款车带到了底特律车展,并表示将在2011年在美国销售。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我们对地球的绿色未来负责。我们有能力和愿望成为解决环保问题的一员。”王传福还表示,到2025年时,比亚迪将成为世界头号汽车制造商。

  彼得森说:“美国人放松不得。但是他们可以密切观注中国人,并在中国人进入市场之际做好准备。起初中国人也许会出现些失败,但之后就会有中国公司登陆并建立滩头堡。从这时起,我们也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奔驰在美国的公路上。”

 

  进入新闻中心>>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