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12月30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的中国难题
过去36年中澳双边关系充满动荡。然而,两国关系整体上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今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进行第一次出国正式访问的时候,目的地既不是华盛顿也不是东京,而是北京。
原因显而易见。去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在过去36年一直占据这一位置。1998年,中澳双边贸易仅100亿澳元;到2007年,这一数字增长至580亿澳元。
然而,陆克文任总理一年当中,澳大利亚同中国的关系正呈现两个问题。一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经济引擎的严重依赖导致当前经济衰退更加恶化,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出口价格和资源部门的投资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对堪培拉来说,第二个问题是要在所谓的中美澳“三角关系”中找到更多空间。许多年来,这种困境是不存在的。日本是堪培拉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且和澳大利亚一样都是美国盟友。现在,中国成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美国战略竞争对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研究教授怀特说,中国的崛起正在对西方主导构成挑战,“澳大利亚的利益和美国的天性将我们引向不同方向。这种分歧可能造成美澳最大隔阂”。
我们只需回顾10年就能看出堪培拉立场的变化。1996年台海危机的时候,堪培拉无条件支持华盛顿在台湾东部部署两艘航母。2004年,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唐纳访问中国,他说澳美军事同盟不会自动适用于台海问题。美国国务院立即更正了唐纳的话,说在美国海军和空军防卫台湾过程中如受中国攻击,澳大利亚有责任防卫。唐纳很快撤回早先言论。
这一插曲让美国官员质疑澳大利亚在中美关系上的立场。这并不是说,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现在完全以中国为核心。自从去年上台以来,陆克文被称为“亲华派”。但是,《澳大利亚人报》国际版主编谢里丹指出,陆克文不是“天生的亲华派”。唐纳事件时,陆克文曾斥责唐纳削弱澳美同盟。
堪培拉的根本外交挑战是个典型的“22条军规”。一方面,澳大利亚利用澳美同盟获得很多地缘政治优势。另一方面,澳中关系让澳大利亚和世界最大经济引擎连在一起。《重塑澳中关系》编辑托马斯这样形容中澳关系:澳大利亚发现中国十分重要,有一个清晰的“中国政策”;而中国发现制定“澳大利亚政策”没必要。
澳大利亚和亚洲很多国家一样,采用一种防范的对华政策。它和北京接洽,但是同时采取结盟等力量平衡手段遏制中国。现在,陆克文在中美澳“三角”中的最后选择很微妙———其实是不做任何选择。如果中美关系发展得很好,这种选择可能是明智的。否则,澳大利亚要仔细思考一下。 (向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