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华尔街日报:在北京簋街体味奥运的“味道”

时间:2008-06-04 16:02   来源:青年参考

  美国《华尔街日报》:奥运的“味道”  (作者:John Krich 编译:华宝)

  在北京号称“餐饮一条街”的簋街,花家怡园餐馆的奥运气氛不断浓厚起来。在这里,做好的菜肴如接力棒一般陆续呈上,而评委要给每道菜打分,最终选出一道金牌菜。

  更特别的是,花家怡园为了今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专门推出了新菜单。餐馆老板花雷让4组厨师准备了约40种与奥运主题相关的菜肴。

  豌豆黄?现在名叫“金银牌蛋糕”。海参和其他高级食材汇聚的“佛跳墙”?现在名叫“2008年迎奥运大餐”。有点可怕的煮鳄鱼爪?现在名叫“奥运手牵手”(The World Hand-in-Hand at Olympics)。“这辈子能赶上奥运会在我住的城市召开,真是千载难逢,必须抓住机会,让我的餐馆闻名于世。”40岁的花雷说,“这是我参与奥运的方式,奥运会是大家共同的事。”

  他不是惟一一个拥有奥运梦的北京餐馆老板。在北京,许多餐馆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现奥运主题,扩大知名度,以及做中国人几千年来常常要做的事:用独特的美食来庆祝特殊日子。

  在花家怡园,花雷和受邀而来的评委必须首先选出一些既能真正被放入菜单,又能赚钱的菜肴。评委之一的房端元(音译)是一位餐饮业咨询顾问,他把很多菜肴比喻为T型台上的时尚服装:“看起来眼花缭乱,但没办法真地穿出去。”

  有些菜肴甚至都没通过造型这一关。把扇贝摆成奥运五环标志,这个创意似乎过于牵强;而用萝卜雕刻成奥运火炬的样子,“我20年前就见过了。”花雷对此不屑一顾。把“松鼠鱼”这道菜摆成起伏的腾龙,浇上的番茄汁构成一个奥运图案,虽然看上去还行,但“味道跟原来一样,属于换汤不换药”,花雷说道。

  每位评委都拿着一张表格,按各类权重进行评分——味道占15%,造型占20%,盛菜器皿占10%等。每道菜都没有标注厨师的名字。“评分这种事在中国往往不太公平,所以我要确保评委不会投人情票。”花雷说。他坚决反对裙带关系,表示不会雇用任何姓花的人,即使那些人并非他的亲戚。

  比赛的奖品呢?不过是人民币300元。不过参赛的厨师段时诚(音译)说,“这有利于我们的职业生涯,而且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名27岁的厨师已经花了一个月时间,准备一道名为“大丰收”的菜,寓意中国将在奥运奖牌上获得丰收。这道菜旨在迎合不太敢尝试新食材的西方人口味:土豆泥点缀着鱼籽,一个金色环圈里竖着一块鲜美的羊排。

  国营的全聚德烤鸭店已在奥运主会场附近的新店,推出了奥运菜肴(店里还有一种给烤鸭保温的器皿,上面打了5个眼,形成奥运的五环标志。)。为纪念中国赢得2004年奥运会女子网球双打冠军,全聚德推出了一道大虾沙拉,上面点缀着一块用巧克力做成的网球拍(如图);乒乓球主题菜是用粘有面包粉的鸭肝,被做成球拍状;划艇主题菜是一块鲍鱼放在由芦笋尖组成的“竹筏”上;高尔夫(虽说不是奥运项目)主题菜是一个用芋头做成的假人,挥杆击中用鱼丸做成的高尔夫球。

  即使在平时,北京也被视为美食之都。作为首都,北京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佳肴。从蒙古风味的驼峰肉和烤全羊(有时上菜时羊头上还插着一把刀),到贵州傣族风味的麻辣狗肉煲,甚至连长盛不衰的名菜“北京烤鸭”,其实都是从山东的鲁菜演变而来。

  因此,像大董这样的著名厨师觉得,没必要为了奥运而奥运。他经营的大董烤鸭店推出以中国古诗命名的开胃菜,而且还兴建了中国第一间电脑控制的烤鸭房。“这里的每道菜都有奥运精神。”大董说。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