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虽被偏见伤了心 中国却表现理性:外媒评火炬事件

时间:2008-05-21 13:58   来源:中国网

  2008年的春夏之交,因为西方对西藏事件的偏见和不实报道,以及此后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等事,中国民众乃至全球华人和西方媒体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交战”,最终以包括CNN在内的西方媒体向中国人民作出道歉而结束。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海外媒体极大的关注,他们想知道,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其对中国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西方媒体的偏见伤了中国人的心

  中国人真的伤心了——“他们会问:为什么我们的好意总是被误解?为什么中国人想做点事,别人就是不让?这种挫败感一定是很强烈的,这种愤怒、沮丧、困惑、挫败感等等……”——这应该是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真实感受。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3月26日文章《敌人是怎样树立的》指出,西方普遍认为,这次几个西方媒体对西藏的不实报道只是一时失误而已,但并不影响整个事件的性质,而中国人则被骂做是“捧政府的臭脚”甚至是“被洗脑了”,因为他们无视中国的新闻封锁;但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政府,大部分中国民众对此次西方对西藏问题的虚假报道表示了无限的愤慨,他们认为,只要见到被打的中国人、被烧毁的房屋,西方媒体一定说这是中国在实施暴力,这种偏见不只是针对中国政府,而是针对全体中国人。很多博主表示西方媒体一味盲目地相信自己原有的认识,他们才是应该“被洗洗脑”的人。一名大学生甚至专门创立了一个反CNN网站,呼吁全世界所有中国人收集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的不真实报道,“这是对西方话语霸权的反击!我们知道这将是一场艰巨的、持久的、复杂的战役。”

  美国《纽约时报》4月29日文章《中国留美学生为祖国形象而战》报道,上月西藏发生骚乱以来,奥运圣火传递遭到干扰,还有人公开呼吁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些让在政治问题上习惯保持沉默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对弥漫的反中国偏见展开反击。据美国国务院统计,2007年在美中国留学生已从2003年不到2万人增长到4.2万人。在康乃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校园内,一波波示威活动进行着。4月26日,远在佛罗里达州和田纳西州的中国留学生来到亚特兰大CNN总部抗议。中国留学生的愤怒通过校园电子邮件传递的信息点燃了。

  南卡大学另一名中国研究生董莫利(音)说:“我们仍被忽视,甚至有人误解说我们被政府洗脑了,被政府操纵着。”西方媒体没有看到中国的进步,也忽视了海外华人的声音。中国留学生还说,不管中国做了什么,它都不会赢得世界舆论战。“我们有10亿人时,你们说我们将使这个星球毁于一旦。我们限制人口,你们说这是对人权的侵犯”,这是网上一首题为“沉默的中国人”诗歌中写到的。一些中国留学生把它作为自己感受的准确表达。“我们穷的时候,你们认为我们是狗。我们借给你们钱,你们又为债务向我们责难。我们建立自己的工业,你们说是我们造成污染;我们卖给你们商品,你们又说我们让全球变暖”。他们对西方媒体没能客观报道拉萨骚乱感到遗憾。“我们曾以为西方媒体是很客观的”,材料科学在读博士生吴周(音)说,“但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偏颇。他们并不是更好,而是在反对我们方面做得更多。”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为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所写的《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一文深刻说明了其中的原因。傅莹写道:在返回机场的大巴上,北京奥组委年轻的女士们,都坚定地认为是全英国的人在跟她们作对。一个女孩说,“这哪里是养育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国家啊!”另一个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说服她们,但从她们潮湿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没有做到。

  一个年轻朋友看了BBC对火炬伦敦传递的转播,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此刻百感交集,有悲哀、愤怒,也有不解。像他一样,很多人可能从中领悟到,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一些媒体的一概而论的随意批评能够被西方公众不加思考地接受,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这样的批评到底涉及到哪些具体问题,确切情况如何?为什么一些报道,包括数字,能够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连日登载在新闻里面?

  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一代成长在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人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自由度不断扩大的年代。在最近事态的冲击下,他们开始对西方世界进行新的集体的反思。我的女儿也是西方文化的爱好者,在我们周末长时间的网上交谈中,她至少问了几十个‘为什么’。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困惑。很多对西方持有浪漫看法的年青人,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企图十分失望,而妖魔化往往会引发相应的反作用。

  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开始转变?

  那么,这一事态导致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开始转变了?

  英国《卫报》4月16日文章《苦恼的中国网民将聊天室变成红色》说,北京奥运举办前,中国网民被外界的批评声音刺痛了。在网络聊天工具上,被激怒的网民们在名字前添加了“红心+中国”,以示对中国的支持。“这针对所有企图给中国制造混乱的势力”,一名将显示图片设置为自己身穿解放军军装的女用户说。“红心”只是代表着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感情。红心+中国的意思就是“我爱中国”。

  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29日文章《对中国人而言,情绪正从好客变得敌视》描述说,几周前,大多数中国人将外国朋友当作奥运客人和这个高速经济发展体的伙伴予以欢迎。但随着北京进入奥运倒计时100天临近,这种心态悄然生变。许多中国人开始将外国人看作干涉中国内政的敌人,最糟的是,一些外国人还被视为不愿接受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现实的顽固分子。

  最近,一项由北京一民意调查团体进行的调查发现,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相信西方媒体歪曲了中国形象。远在东北长春的一位农民刚好印证了这种心态。不久前,她正为自己的土地被占而寻求关注,然尔她却拒绝接受一位外国记者采访,她的解释是:“我非常爱国”。

  美国MSNBC4月23日文章《在北京,有许多亲中国的言论》也描述说:

  昨天,我打车前往NBC新闻北京办事处。出租车司机用平时不多见的话题和我攀谈起来,他问我:“你是在那家说尽中国人坏话的美国新闻单位工作吗?”这位司机说的是在节目中将中国人称为“暴民和匪徒”的CNN主持人卡弗蒂。他的这一言论被看作是对13亿中国人的冒犯。若非在我家干了两年的中国保姆前一天非让我澄清究竟为谁工作的话,我会以为在中国提起一个与政治有关的话题并不常见。

  在实际上,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人要理性的多,也许西藏事件改变了他们对西方媒体的认识,但这不会改变他们对外国人的态度的——在特定时刻表达立场并不代表是改变对外国人的态度。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1日文章《在中国,家乐福的购物者选择便宜货而不选择抵制》报道说,他们来了。他们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热忱。之后,他们购物了。抵制活动的组织者通过手机短信和网上发布的方式希望中国消费者避开去家乐福购物,以此惩罚奥运圣火巴黎站传递中所受到的糟糕待遇。“政治是一回事儿,但人们得吃饭。”55岁的北京家庭主妇郑武(音译)的购物车中满载着12卷卫生纸、两袋大米、一盒玉米片、三双塑料拖鞋和一个马桶塞。

  更令人欣慰的是,该文描述说,许多购物者说他们反对和批评那些抵制行为,批评那些人煽动仇外情绪。26岁的郭生昌(音译)近日刚刚从从一家饭店辞职,他说抵制行为只会破坏中国形象,特别是在整个国家都在努力承办奥运,赢取世界尊重这样的时刻。“这太蠢了,”他说,“我们伤害的只是自己。还有那些会失业的中国员工怎么办?”

  《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5日文章《中国两相竞争的民族主义》则深入分析了中国此次并未出现排外潮的原因。文章说,八月的北京奥运上将出现哪种中国民族主义——是饱含委屈、自卫性的民族主义还是充满自信、自豪的民族主义?上述两种情绪在中国社会都有体现,亦折射出更深层的双重特性:一种是“恐外症”,它根植于中国人民过去所经历的种种屈辱;另一种超越民族、地域界限,成型于全球化、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之中。

  文章分析说,饱含委屈的情绪根源于18世纪至20世纪中期欧洲殖民霸权、美国传教士、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凌辱。在中国的教科书上,这段历史被称为“屈辱世纪”。国际社会需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经历,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集体精神中存在的情绪。幸运的是,近几周我们所目睹的那种饱含委屈的民族主义情绪只是中国人集体精神的一部分。在这个精神世界中还存在另一种情绪,那就是被描述为中国“自信民族主义”的情绪。更加自信的中国民族主义正在进一步推进,与那种饱含委屈的民族主义情绪共存着。这是一种超越民族、地域界限、既非偏狭也不“恐外”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有广泛城市人群与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对于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扮演新角色、享有着世界强国地位充满自豪的民族主义。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