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不到20天,已经颁布了30多项行政命令,一道“限穆令”一夜之间把7个国家划入敌对阵营,也闹得美国国内鸡犬不宁,为了“美国优先”,他跟欧盟、日本、澳大利亚这些盟友“锱铢必较”,被外界视作“闯进瓷器店的公牛”。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在上任前对中国种种示强的特朗普,至今“尚未扑向中国”。而他的国务卿和防长,最近提到中国时“调门明显在下降”。不过舆论依然担心,特朗普下一个法令或许就是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中美可能由此陷入贸易战或真正的战争”。
美国智库的中国问题专家抢在靴子落地前为特朗普送上72页“对华政策建议书”,美媒也纷纷警告总统“对抗中国前应该三思”、“欺负中国并不容易”。“特朗普肯定会慎重考虑对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说,他上任后中美关系的暂时平静,可能主要因为美国法院对“限穆令”一再拆台令其自顾不暇,“与中国斗还是要斗,但怎么斗才不吃亏,不被别人看笑话,这也许是特朗普和他的班子正在琢磨的事。”
“特朗普就任两周以来,中美关系的互动进展缓慢却很平静。”日本《外交学者》网站7日称,特别是考虑到特朗普当选后史无前例地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通话,在推特上不断攻击中国贸易,声称考虑修改一个中国政策,任命纳瓦罗等对华鹰派担任要职等,外界或许认为,他是想突破“世界上最重要双边关系的底线”。但最新迹象显示,特朗普对华政策有所克制,甚至发出调和信号,“比如,他的防长马蒂斯有关在南海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的说法,明显是从国务卿蒂勒森强硬的南海言论上往回收。”
实际上,蒂勒森的对华调子也有后退迹象。上月他在国会提名听证会上曾宣称“应禁止中方进入南海人造岛礁”,而他后来提交的书面回答却是:美国寻求处理南海争端的和平方案,在各方重迭的南海主权宣示上不采取立场,但仍强调“南海若有紧急状况,美国及盟友须有能力限制中方进入人造岛。”
这段书面回答被认为语气明显放缓,有华盛顿智库匿名学者表示,蒂勒森此前的口头表态画下“美方不可能执行的红线”,商界出身的蒂勒森恐怕还不了解外交语言的精准要求和广泛影响。
特朗普上任后已与多国领导人进行了电话交谈,但却“漏掉了”中国,这也引起多家媒体的关注。对此,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8日对美媒表示,“从特朗普的视角来看,他必须要理顺各项政策,而且这些政策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然后他才能跟中国领导人进行条理清晰的谈话。”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贤认为,迟迟没有通话“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在特朗普的雷达屏幕上”。翁明贤说,因为美中关系领域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货币、贸易赤字、网络安全等,“在应对跟中国相关的某一个问题时,总会连带出其他许多复杂的问题。”胡逸山说:“中国是另一个超级大国,我觉得,即使是特朗普,他在进行这类交谈时也需要做一些预先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时殷弘对美媒说,跟特朗普与其他国家领导人打交道时一样,他似乎是想显示自己的“强悍”。《外交学者》网站分析说,特朗普不是对中国不感兴趣或者不关注,而是有意表明,他入主白宫后“不会很快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当然,如果双方正在为两国领导人通话做准备,无疑被中国春节耽误了。”
【环球时报驻日本、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黄文炜 青木 辛斌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 柳玉鹏】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