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基辛格与施密特同论中国:没有必要担忧中国崛起

2012年12月04日 14:1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基辛格与施密特同论中国:没有必要担忧中国崛起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左一)和前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右一)在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的会议厅里就中国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摄影马宁)

  11月29日下午,德国汉堡商会大楼内,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的会议厅里人头攒动,两位老人的对话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他们是89岁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93岁的前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这两位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中国通”在汉堡的重逢并不只是为了畅叙友情。这一次把他们重新聚在一起的是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他们的中国对话成为第五届“汉堡峰会:中国与欧洲相遇”上的最大亮点。

  汉堡商会主席梅尔斯海默对德国《世界报》记者说:“基辛格与施密特在对话中谈了远大的未来构想。这是一个当代人亲历世界历史的历史性时刻。”

  没有必要担忧中国崛起

  主持人问:中国领导人换届后会有政策变化吗?

  基辛格答:我认为不应该从中国领导者个人角度去观察中国的变化,因为中国关键的决策都是在领导集体协商一致基础上作出的,所以不管发生什么新变化都将是渐进的。中国新领导层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协调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大批农村人口进城问题等。我的确预计中国政策会有显著调整,新时期会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但这并不是因为新领导人要独辟蹊径,而是中国的不断发展要求适应性的政策调整,中国领导人也认识到需要进行这种调整。

  问:西方应该对中国崛起感到担忧吗?

  施密特答:我非常同意亨利对你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认为中国的外交、安全政策的基本路线以及大部分对内政策不会变化,会保持连续性。对我来说,一个最大的奇迹是人类历史上很多古老文明如今都不同程度地消亡了,而中国悠久的文明在经历了三个世纪或更长一点时间的衰落后突然在1978年之后又爆发了活力、智力和想像力,而且令人惊异地有效。我们不应该对此感到担忧,因为我们也见过类似的、不过规模要小得多的变化,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人当时或多或少地拷贝了西方文明,但我们并没有因此遭难,没有因为有了新的竞争者而不好过了。在此期间欧洲人发明了社会保障制度,尽管有了日本作为竞争者,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不断增长,尽管我们也制造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大屠杀,但是如今我们的日子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我相信尽管有来自中国的竞争,同样情况还会发生。

  中国不会背弃和平传统

  问:西方的中国专家有两种看法,一种指向历史经验,认为崛起的大国总是试图颠覆现有国际秩序;另一种想法是中国人现在要面对众多国内问题,如老龄化、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些已占用了中国人的全部精力。尽管中国的物质基础设施已迅速现代化,但社会保障体系还发育不全。如果中国想要内部和谐,就不得不放弃外部冒险,基辛格先生,你持何种看法?

  基辛格答:两种解读都有些历史依据。的确崛起大国遇到现有大国往往会导致冲突,如一战前的德国和英国。但是正因为我们现在知道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我基本上排除大国再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第二,中国已成为亚洲的中心力量,但是中国并不是通过军事征服取得这一地位,而是通过自己国内和文化的表现辐射到周边。我认为将中国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关系视为主要是军事问题是错误的。这两个大的社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双方都毫无与整个国际体系打交道的经验。美国在二战之前基本上奉行孤立主义,中国以往也主要局限于亚洲。所以双方都必须参加新的国际体系。这一新的国际体系有些特点是非常独特的,那就是有些问题大家只有在共同基础上去解决,如武器扩散、气候变化、能源问题等。当然如果双方都犯下严重错误,你可以想像会出现敌对情况。但我觉得两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要找到一种合作的模式去解决已知的问题,因为我看不出对抗能解决什么问题。

  施密特答:我基本上同意亨利的看法。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从未在别国设立殖民地,中国外交政策中从未有抢夺别国领土的传统。至今中国一直是世界史上最和平的大国,我并不认为中国会背弃这一伟大传统。

  基辛格答:毋庸置疑,中国和美国国内现在都有人主要从军事角度分析两国关系,有些媒体也称中美可能在走向某种大对抗,美国必然会试图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所以冲突是难免的。对此我有两个回答:第一,人们现在应该不去谈什么世界第一,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第二,我们西方人、美国人有责任确保我们自己的社会生机勃勃、高效运转。我们应该管好自己的事情。此外,我认为我们两国的领导人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国民培养一种合作的模式,因为我不认为美中对抗对世界、对两国有什么长远好处。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