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今天,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建交。自此,两国关系虽起起伏伏,但仍旧风雨兼程。中日建交40周年本来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然而,眼下中日之间政冷、经凉、外交紧张、民间交流受阻,中日关系已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一切均源于日方的错误行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几个莽撞政客搅凉了中日40年情谊。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向中方摊牌,是对中日关系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走向的严峻挑战。
窃取钓鱼岛是日本的百年野心。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日本自感时间不在它这一边,因而不惜以和平发展了40年的中日关系为赌注,铤而走险,上演了一场步步惊心的“购岛”连续剧。最新剧情是,日本首相野田假扮“受害者”,到联合国诉苦、告状,自欺欺人地妄图把钓鱼岛姓“日”这一弥天大谎在国际上广而告之。
中国的强势崛起,使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以及中日力量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动摇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确立的东亚头把交椅的地位。这一发展趋势对其形成战略压力,加剧了其焦虑感。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向右转,民粹主义盛行,石原也好,野田也罢,都在以一己私利绑架国家利益,绑架中日关系大局,且不思悔改。他们抱住冷战思维不放,热衷于宣扬“中国威胁论”,鼓噪“牵制”中国,导致了中日关系的紧张。
另一方面,这种“向右转”带有明显的日式风格。日本缺乏正确的历史观,使之难以成为“正常”国家。美国在单独占领日本后,出于冷战需要,扶持日本为其东亚的盟友,对其网开一面,这种绥靖政策使日本的战争罪行没有受到彻底清算。二战后,日本从未诚实面对历史,从未认真反思过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及其给多个国家包括本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而竭力修饰、歪曲历史,甚至还想开历史倒车,修改教科书,否认发动战争的事实,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些政治领导人屡屡参拜供奉着对人类犯下滔天大罪的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等等。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