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真如希拉里所说堪称“亚洲民主典范”吗?大多数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对此打上问号。法新社说,在透明国际针对182个国家的清廉排行中,蒙古只排在第120位,与伊朗、埃塞俄比亚和孟加拉国并列。而希拉里对此只简短提及。法国《费加罗报》评论称,在这个“模板”国家,白热化的党争令其新内阁至今难产,这个地处中俄间的内陆国恐怕很难让中国羡慕。
当世界舆论还没从希拉里“指桑骂槐”式的言辞中回过神来,希拉里10日已身在中国另一个“后院”国家——越南。美国《大西洋月刊》说,在奥巴马政府的决策者眼中,印度加上东亚构成“印度太平洋地区”,而越南就处在这一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中心。据美联社报道,希拉里10日表示“支持越南为解决南海争端所做的努力”,并就制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的重要性与越方达成一致。不过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称,希拉里也“斥责”越南保护人权不力,对越南缺乏网络自由表示“特别担忧”。对此越南坚称,只有破坏法律的人才会入狱。
除此之外,希拉里访越的话题大量集中于商贸领域。法新社10日报道说,面对同中国的领土主权纠纷,越南明确表示欢迎和此前战争仇敌美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是什么让越南对两国的态度变得如此不同?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罗伯特·卡普兰分析称,美国观察世界的视角跟越南一样,都认为中国实力上升构成威胁,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有许多地缘政治利益,而越南只有一个,那就是抵制中国。
蒙古、越南、老挝、柬埔寨,对于希拉里已经或即将访问的这些国家,法国《回声报》10日总结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经济上不同程度依赖中国。文章称,美国似乎正调整远东战略,不再将重点放在与中国军事对抗上,而试图通过贸易“重返”这一地区。不过罗伯特·卡普兰认为,鉴于越南和中国的相互密切关系,它不可能彻底排华然后投入美国怀抱,因为正如越南官员对该国所处的非对称地缘的评价:“远水解不了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