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德国制造业在欧债危机下活力依旧 靠人才支撑

时间:2012-07-06 09:55  来源:半月谈

  2012年的夏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延续了2年多。南欧国家仍然面对着劳动力市场僵化、经济结构失调、社会福利虚高、竞争力不足等一堆难题。相比之下,德国却依靠制造业延续着稳定的增长。据统计,在800多项分类的世界市场上,德国制造在200多个重要项目上是世界冠军,包括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学等行业。

  在欧债危机的逆风之下,德国制造业活力依旧的秘诀何在?答案无疑在于企业的强大创新力及其背后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十分创新,企业拥其七

  在德国,企业是应用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约占全国的70%。大约80%的大企业拥有专门研究机构,研发投入占到当年销售额的6%至10%。中小企业一般没有独立研究所,而是通过加入行业协会或委托大学和各类研究所展开技术攻关。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

  除了企业外,德国创新体系的另一大特色是由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赫尔姆霍茨协会和莱布尼茨学会组成的四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它们与全国近300所高校和地方科研机构织成一张统筹互补的科研网。除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外,这个科研网的研究成果全部向社会公开,由公众共享。

  万事人为本,在企业创新力勃发的背后,是德国培育出的大量高素质的工人和科研人员。

  职业教育,创新在一线

  为确保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德国坚持科教兴国。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在《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的严格界定和保护下实行著名的“双轨制”,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到企业参与一线生产,时长3年或3年半。这种半工半学体制,既保证了工人的高素质和动手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德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得以传承。

  更有趣的是,德国法律规定,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当售货员,须到商业学校培训;当建筑工人,要经过建筑学校培训;连子承父业的年轻农民在家种地也得有农校毕业证书,否则,银行不予贷款,也不能享受欧盟的农业补贴。

  理工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对德国企业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大部分理工科硕士、博士研究生都会拿出一年左右时间到企业实习,在一线实践中确定选题并完成学位论文。这既使他们能脚踏实地地解决实际问题,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少专利和技术革新。此外,企业也会主动将研发人员送往高校进行再培训。

  德国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德国人传统上的严谨守时的作风、双轨制体系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以及德国企业细致化的风格都在帮助德国企业、德国制造享誉全球。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