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老城区内的街市。牟宗琮摄
难民营里的阿富汗儿童。牟宗琮摄
北约将于2014年底前从阿富汗撤军,现在的阿富汗会有怎样的景象?记者日前飞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零距离接触这座“山中之城”。战争使这里充满沧桑,但当地居民对和平的向往也深深打动着记者
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飞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要飞越大片的雪山。经过不到1个小时,山势渐缓时,喀布尔也就快到了。喀布尔在当地语中“山中之城”的意思不难理解,而阿富汗的本意也是“山中之国”。
下了飞机,不远处的广告牌上写着:欢迎来到阿富汗——勇者之地。出机场没多久,记者所乘汽车就被荷枪实弹的警察拦住,打开车门,查看座位,对行李进行检查。在喀布尔的几天里,这样的检查如家常便饭,喀布尔作为一个战争国家首都的概念在头脑中被反复提醒。
高墙铁门内外
贫富两个世界
进入喀布尔,记者看到,因道路狭窄,几乎没有指示灯,交通堵塞十分严重。空中直升机轰鸣和道路两侧的高墙、沙袋、铁丝网,以及近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让这里的气氛充满压抑。不过,道路两侧人流如织。在喀布尔老城区喀布尔河两侧,商店街市也异常热闹,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水果、蔬菜品种多样,横跨喀布尔河的小桥上还可买到不少小商品,笔记本、小钱包等都来自中国。手机店里有最新流行的苹果4S手机。河边的金店里,各种首饰琳琅满目。令人吃惊的是,很多金店的门口都没有保安,这几乎是一个与战争绝缘的区域。记者了解到,塔利班很少在普通人的生活区生事,这里很少发生爆炸袭击。近几年,塔利班将袭击目标越来越集中于外国机构和政府、军事机关,有意避免平民伤亡,以求少失民心。今年4月,塔利班从市区的一座高楼对议会和使馆区发动袭击,就绕开了附近的民宅。
街上人来人往,却几乎见不到外国人。这里的外国人和富人大多乘汽车出行,保护措施到位。喀布尔街上,男青年着装通常很休闲,流行穿牛仔裤、T恤衫,也有上班族穿着西装。女孩子则喜欢打阳伞,衣衫还是以黑色为主,且通常都包住脖子。穿蒙住全身的罩袍的女性也随处可见。保守与时尚在喀布尔交相呈现。喀布尔内老住宅与新式高楼并存。近10年来,由于外部资金涌入,街区里常见正在施工的高层建筑。在市区的高级商场内,各种新式商品都可买到,只是入口的安检异常严格。商场内地下一层设有西式餐饮,这里成为很多时尚年轻人的休闲场所。
与老城区不同,这些舒适现代的商业场所,以前时常成为塔利班自杀袭击的对象。市区的“城市中心”大楼、外国人常去的“Finest”超市、洲际饭店、赛瑞娜饭店等都被炸过。生活在这里,一种隐忧挥之不去。
与普通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人和富人生活在高墙之内。多层的安全保卫,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支付得起。根据外国人写的旅行手册,能找到法式、意大利、黎巴嫩等各种口味的餐馆,还有3家中餐馆。这些餐馆安保很严,沙袋加固了围墙。多层铁门后面,呈现出喀布尔的另一个世界,这里有音乐、美食,也不缺少洋酒,只是价格不菲,通常只有外国人和当地富贵阶层光顾。身临其境,不时会产生一种虚幻之感,不知这还是不是那个饱受战乱的贫穷国家。
外国人和富人在这种环境下的生活,不能改变喀布尔大街上乞丐随处可见的现实。据统计,仅喀布尔一地周边的30多个难民营里,来自战区楠格哈尔、坎大哈、赫尔曼德等省份的难民就有3.5万人。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数字显示,阿国内难民数量为130万人,在邻国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难民人数分别约200万和100万。喀布尔大学经济系教授萨义德·马苏德告诉记者,当前阿富汗的失业率高达85%,贫困是阿富汗的“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