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鸟礁,遥远西北太平洋上两块几乎刚好淹没于海水的小礁石,如今却屡屡成为新闻的“主角”。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并无充分依据的情况下,日本试图用这两块礁石获取面积超过本国国土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日本一次又一次“指鹿为马”的行径必然引发国际社会的反对,随之也一次又一次地让公众了解事情的真相。
不惜巨资保护岩礁
冲鸟礁位于距离东京1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取了太平洋上大片岛屿殖民地,其中也包括这一区域。一战之后,国际联盟将这里“委任”给日本管理。 1931年,当时的日本政府将这里命名为 “冲之鸟岛”,在行政上纳入东京都管辖的小笠原群岛范围。
在二战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小笠原群岛由美国管理。1968年,美国才将小笠原群岛“归还”日本,冲鸟礁也包括在内。1977年,日本开始主张200海里渔区。1983年,日本又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果冲鸟礁是“岛”,则日本可以依托这里获得大面积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权益。在此背景下,冲鸟礁在日方眼中的重耍性迅速上升。
以海浪冲刷的速度,如果没有外力干扰,这两块礁石从海面上消失只是迟早的事。为此,自1988年开始,日本政府对剩余两块礁石迸行了系统加固工程,用水泥在两块礁石所在处修建了直径近50米、高度约1.5-2.5米的人工礁盘,据说仅水泥用量就达到6200立方米。礁盘外围则堆砌铁制的防波块。后来,由于有防波块在恶劣天气下曾经砸到过礁石,日方又在礁石上方罩上了成本高昂的钛合金网。这一系列工程的总造价达到了285亿日元,折合约22亿元人民币。
为了重新恢复冲鸟礁当地珊瑚的活力,以通过自然力量让这里形成真正的“岛”,日本水产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试验人工培育珊瑚礁,年度预算最高时为3亿日元。
对于一向精打细算的日本而言,这笔巨额投入是为了换取更大的利益—— 日本正是要用这两块双人床大小的石头,牟取又一个“海上日本”。
处心积虑为礁“正名”
除了加固冲鸟礁外,为了强调这里是可以维持人类经济活动的“岛”,日本非常重视用各种形式“用岛”,甚至不惜为此投入大量经济补贴。在日本,太平洋上的多个离岛均属于东京都政府,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岛和冲鸟礁。多年来,为了利用冲鸟礁的价值,强调冲鸟礁的地位,东京都政府以及日本中央政府的若干部门可谓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