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一篇关于中国产品在非洲市场发展的文章称,10年前中国的廉价商品开始大量流入非洲,非洲消费者从较低的价格中受益。如今,随着中国企业向价值链上游进军,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非洲消费者仍乐意接受中国的商品,但这些商品已变得更加高端,例如智能手机、农场打谷机等。
报道列举了华为公司在非洲发展的例子。华为2010年推出一款被称为全球最廉价的安卓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在肯尼亚获得了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补贴。不到一年,该款手机就占据了肯尼亚智能手机市场45%的份额。
报道还引用南非标准银行3月份的一份报告说,自2002年以来,中国出口商品在非洲的市场份额提高了3倍以上,去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占非洲总进口商品的16.8%。过去4年,中国企业在销售机械、汽车和电子产品领域获得的利润最高。但是,2011年非洲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商品进口却均低于2008年的水平。
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中欧问题专家安娜·卡特里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对非出口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对欧盟来说,的确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卡特里娜最近刚从非洲回来。她举例说,她了解到南非政府计划修建核电站,欧洲和中国的企业都对此表示感兴趣,并向南非政府提交各自的方案,都希望能卖出自己的技术。可以说,中国和欧洲企业在非洲市场的竞争比以往更激烈。她认为,这种竞争对欧盟未必是坏事情,因为它可以刺激欧洲企业创新,“欧洲企业要想继续在非洲市场占有自己的份额,就必须创新。而这种竞争态势自然对非洲国家有益,因为产品可选择的余地更多了”。
事实上,从近来欧洲媒体的一些报道和评论来看,欧洲对中国投资非洲的心态正渐趋客观: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成功不仅是因为物美价廉,中非各领域关系的不断巩固与发展也使得中非企业间的合作大大受益。
记者采访的一些欧洲学者指出,非洲曾长期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后者总是自恃在非洲拥有“特权”,在对非援助上也总是试图把援助同“自由与民主”、“人权和良政”挂钩。但事实证明这并不受非洲人民欢迎。随着新兴市场国家与非洲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欧洲不得不转变姿态,那种妄图以指责对手来阻碍对方发展的思路已行不通。
卡特里娜认为,中非关系发展无疑是成功的,中国主张与非洲国家实现互利双赢,这对欧盟是个启示,促使欧盟对非政策近年来正在趋向理智和务实。
点评
曲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无偿援助非洲,非洲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对非洲国家来说,中国的技术和商品性价比比欧洲国家的要高,因此客观上中国和欧洲国家形成了竞争关系。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既有资源类投资,又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国对非投资一直以互利合作和不干涉别国内政为原则。一些欧洲国家却标榜“人权”和“环保”污蔑中国的投资行为。事实上,中国在非洲购买的资源远远比不上欧洲国家,中国的投资与欧洲国家那种只取不予的投资是有本质区别的。欧洲国家对中国在非投资的心态很复杂。欧洲应该摆脱利益既得者的心态,尊重非洲人民的选择,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中国对非投资。
赵怀普(外交学院教授):相对于欧盟国家经济实力的衰弱,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对非洲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非洲是欧洲国家的“传统势力范围”,面对中国的投资,欧洲国家的心态很复杂。但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中国对非投资合情合理。中国对非洲的投资秉承平等互利的原则,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欧洲国家一直宣传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理念,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恰恰符合这一理念。另外,中国和欧洲对非洲的投资有互补性,中国和欧洲国家在对非洲投资问题上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消除误解,携手为非洲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