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诺委会主席亚格兰虚伪和谬误的“辩护”

时间:2010-10-29 14:44   来源:新华网

  “人权高于主权”——亚格兰虚伪和谬误的“辩护”

  最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为什么给刘晓波诺贝尔奖”的文章。这是此次和平奖的决定在国际社会遭到广泛争议和批评后,挪威诺奖委员会作出的最“全面”的一份“辩辞”。

  刘晓波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受到依法惩处,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中国的司法主权问题,不是人权问题。但是,亚格兰在这份以“人权”为核心的“辩辞”中,从少数西方势力的价值观出发,抛出“人权高于主权”论,为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奖授予中国罪犯进行辩护,并借机攻击中国,显然是错误的和站不住脚的。

  “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误与虚伪

  亚格兰在文章中首先声称:中国认为“没人有权干涉中国内政”,但是“国际人权法律和标准超越于国家,国际社会有义务保证它们得到尊重”。这番说辞,无论在逻辑上、法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站不住的。

  “人权高于主权”自少数西方国家提出后,就受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的质疑和反对。究其实质,这种理论无视国家主权对人权的根本性保护,认为一国人权问题如何解决不是由本国而是由外国决定的,否定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尊重国家主权的基本准则。它的实际后果是,西方国家内部可以是国家主权至上,而对外部世界却可以“人权”为借口任意干涉,侵犯别国主权,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甚至实施军事打击。

  亚格兰在文章中声称联合国发表《世界人权宣言》是“人权高于主权”的例证之一,但他却避而不谈,《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九条明确指出: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要受到法律所确定的限制。一国的法律恰是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世界人权宣言》从来没有支持“人权高于主权”,是亚格兰在断章取义。

  亚格兰曾在挪威政坛活动多年,相信他本人都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发动这场战争的一个主要借口就是“人权高于主权”,而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导致了当地人民各项基本人权的巨大倒退。事实胜于雄辩,亚格兰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