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标准普尔、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去年12月先后调低希腊主权信用等级引发欧洲债务问题,至今已有半年。
希腊作为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虽然多次表示将大力削减财政赤字,降低债务水平,但欧盟统计局4月下旬公布的数据显示,希腊财政状况却在继续恶化,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高达13.6%,高于此前预计的12.7%。由于希腊近年来多次瞒报经济数据,外界认为真实数字可能更高。
同时,希腊的欧洲伙伴在关键时刻也没能给自己所需的支持,一方面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面临类似困境,自身难保;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对援助希腊态度冷漠。所以,希腊债务问题爆发以来,虽然关于救助的讨论轰轰烈烈,但却没能找到有效办法,欧洲多国信用评级不断遭下调,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一些国家的债务风险甚至超过了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巴基斯坦。
4月11日,欧元区国家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达成总额450亿欧元的援助方案,但遭市场冷遇。5月2日,欧元区与IMF又达成总额11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仍然未能打消市场疑虑。5月10日,欧洲终于痛下决心,出台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为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救援行动,市场大为震撼,当日德国、英国股市升幅超过3%,葡萄牙股市则大涨7.8%,亚洲和拉美股市也纷纷上扬,国际油价在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后也出现反弹。但随后几天,欧洲股市趋于平稳,欧元汇率出现下跌,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就此断定欧洲走出债务危机还为时尚早。
从数目上看,7500亿欧元可谓规模巨大,来源由欧元区国家、欧盟和IMF三大部分构成,但仔细分析,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性。首先,7500亿欧元资金中有4400亿由欧元区国家承担,但欧元区16国如何分担没有明确界定,将来各国之间有可能还会出现分歧。而且,4400亿欧元不是个小数目,目前欧元区所有国家没有一个财政是盈余的,平均财政赤字占GDP水平达6.3%,是《稳定与增长公约》3%上限的两倍。此前11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中,欧元区要承担800亿已经很为难了。这笔4400亿欧元巨额资金如何落实让人不得不担心。其次,援助机制中有600亿欧元由欧盟承担,但欧盟对此争议颇大,一些非欧元区国家对于帮助欧元区国家并不热心,英国大选刚刚结束,新上台的保守党传统上亲美疏欧,再加上民众强烈反对,很有可能“不出一分钱”。再有,欧元区国家虽然表示IMF将承担2500亿欧元,但这似乎是欧洲人“一厢情愿”,IMF第一副总裁利普斯基近期表示,援助尚有前提条件,且未承诺具体数额,欧洲想要拿到这笔钱并不容易。
从运作机制上看,这一计划有多处“违规”,能否长期运转还有疑问。为敦促欧元区成员国遵守财政纪律,《马约》的“不救助”条款规定,一国陷入债务危机,其他国家不得救助。而此计划与“不救助”条款相悖。此外,鉴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已降至“垃圾级”,欧洲央行按规定已不能向其融资。而欧洲央行近期宣布将购买希腊国债,明显是“违规行为”。
还有一点,也是更为重要的,投机资本仍可能兴风作浪。近期欧洲债务问题持续恶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冲基金等国际资本大举做空欧元。有评论甚至认为,评级机构近期连续下调欧洲多国信用评级,是国际资本幕后操纵的结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公开指责国际炒家“放大危机”。此番巨额援助机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震慑”投机行为、稳定金融市场。但5月10日欧洲宣布巨额援助机制后,市场利空气氛并未消除:11日,穆迪暗示将进一步下调希腊、葡萄牙的信用评级;12日,“投资大师”罗杰斯表示,欧洲“大花他们没有的钱”,是对欧元的“致命一击”。如投机资本“卷土重来”,将再次打击欧洲。
综观之,目前的救助机制仅是救急的“治标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甚至可能给未来埋下更大危机的隐患。IMF欧洲部门负责人马雷克贝尔卡认为,巨额援助机制只能暂时安抚市场,并非“长远之计”。此次危机充分暴露欧洲的制度弊端,要化解债务难题,改革势在必行。5月12日,欧盟委员会推出改革计划,核心内容有:第一,强化财政纪律,确保成员国遵守《稳定与增长公约》,不达标国家将坚决予以惩罚;第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缩小成员国间经济差距;第三,建立长效危机应对机制,在成员国陷入困境时及时提供援助。目前看,欧洲虽已为摆脱债务难题找到“药方”,希腊、西班牙等国也宣布将采取行动紧缩财政,但欧盟在内部离心倾向明显、复苏基础脆弱的情况下,要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欧元区“单一货币、不同财政”的局面近期也无法改变,欧洲改革将“痛苦而漫长”。
在欧洲债务问题短期内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欧洲的债务弱点将持续暴露在国际金融市场当中,成为一个可能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未来资本流动异常可能性增大,并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果资金大规模流出欧元区,还可能助长新兴经济国家的资产和价格泡沫,给其他市场埋下不稳定因素。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欧洲经济的持续低迷和欧元疲软将会抑制中国出口,增加中国启动内需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