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将对美日同盟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美日同盟关系的基础
近一段时间来,美日围绕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龃龉不断,两国同盟关系出现裂痕。12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非常罕见”地召见日本驻美大使藤崎一郎,敦促日方尽快履行两国签署的普天间基地搬迁协议,更是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普天间基地搬迁已被视为美日关系中敏感与棘手的问题。
普天间基地问题的由来
普天间基地位于日本冲绳岛西南部,冲绳县宜野湾市南侧,占地4.8平方公里,可容纳战斗机160架。现驻美军第1陆战队航空联队第36陆战航空大队和第18航空控制大队,美军总人数近5000人。由于普天间基地位于市中心,当地居民一直对基地带来的噪声、事故、犯罪等问题不满,多次举行抗议活动。
经过多年谈判,美日于1996年就调整和缩小驻冲绳美军基地问题达成协议,其中包括在冲绳岛东海岸附近海面建造一座海上直升机机场,以代替普天间基地。2006年5月,美日就驻日美军整编达成最后协议,决定在2014年年底前将普天间基地迁移至冲绳县名护市施瓦布军营沿岸地区。但该协议遭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反对,要求将基地撤出冲绳县,甚至完全撤出日本。
今年9月上台的民主党此前一直表示要将普天间基地转移至“县外”或“国外”,但上台后态度发生微妙变化,提出要将基地转移至县内基他地方等替代方案,这不仅招致联合执政的社民党的坚持反对,也引起了美方的强烈不满。
美方坚持认为现行搬迁方案是最佳选择,敦促日本“迅速”履约,将基地迁往冲绳县名护市。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访日后,两国设立了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部长级工作组,并进行了多轮磋商,但因彼此立场难以协调均无果而终。12月8日,工作组宣布叫停。日外相冈田解释说,“当前情况已经超出了部长级工作组可以讨论的范畴。”
12月15日,日本政府召开由联合执政三党党首组成的基本政策阁僚委员会会议,决定推迟解决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理由是需要有更多时间予以“认真考虑”。日本首相鸠山原打算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会见奥巴马,说明日方立场,但这一提议被美方拒绝。
12月21日,希拉里·克林顿召见日驻美大使,敦促日尽快履行现有协议,被外界称为是美国向日本发出的“最后通牒”。美日因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美日矛盾的冰山一角
美日同盟建立50年来,美国一直以“保护者”自居,引起日本一些民众的不满。但在自民党执政期间,奉行“亲美”政策,美日矛盾和摩擦一直处在可控制和可协调的范围内。民主党上台后,提出要建立“对等”的美日同盟关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实践中,使潜伏已久的美日矛盾和摩擦浮出水面。
一是日本长期奉行“亲美”政策使其付出巨大的政治、经济代价。政治上日本无法真正融入亚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另类”,日本政界人士和普通民众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就是使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经济上日本在美压力下,自上世纪80年代末人为升值日元,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持续时间长达20年之久。
二是日本民众对美军在日滥用“治外法权”难以忍受。据日本防务部门提供的资料,1952年至2007年,与驻日美军有关的事故共发生20万起,造成日方1076人死亡,但是在这些事故中,被送交美军事法庭的美国人仅1人,受到惩戒处分的仅318人。难怪有日本人慨叹,日本现在不但是美国的附属国,就连被占领状态也还未真正结束。
三是奥巴马提出建立“多伙伴世界”,高调“重返亚洲”,积极发展与中国、印度等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引起日本的恐慌和担心。在日方看来,美日同盟已不再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唯一支柱,需要调整对美政策,既要“亲美”,也要“入亚”,使日本成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
四是民主党上台执政成为美日矛盾凸显的直接原因。今年9月,日本发生54年来最大的“政治变革”,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下野,民主党夺得政权。鸠山政府明确提出要走“日本的新道路”,内容之一就是改变自民党无条件追随美国的政策,提出要建立“对等”的美日关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外交实践中。鸠山政府宣布,停止自卫队在印度洋为美国军舰供油行动,修改普天间基地搬迁协议,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命令外务省调查“美日密约”等,令美方十分恼火。
而美国之所以在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上态度坚决,其主要原因有三:
普天间基地是美海军陆战队在远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基地,战时可保障作战飞机执行对地突击、空中拦截、航空侦察及空袭作战等多种任务,在美日同盟关系和美亚太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奥巴马在东京发表亚洲政策演讲时提出,要建立“平等且相互尊重”的美日关系,其用意是要日承担更多的“义务”,在防务上出钱,积极参与反恐等国际行动等,而不是要与日本分享权力。
长期以来,美对日居高临下,双边关系中的“非对称性”和“不平等性”明显。美国已习惯于对日发号施令,面对鸠山政府公开说“不”,一时难以接受。
美日同盟的基础不会动摇
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势必对美日同盟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美日同盟关系的基础,支撑美日同盟关系的有利因素依然存在。
从日本方面来讲,民主党作为执政党不能不从整体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美政策。日本要想成为政治大国,特别是要想实现“入常”的梦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作用,美国的支持至关重要;日本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美国市场依赖很大,尽管近期日本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要想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美国市场;在与俄罗斯领土争端依然存在、朝核威胁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维持与美在安全方面的紧密合作是民主党政府最现实的选择;日本在二战后被美彻底改造,冷战期间得到美全面扶持,美国影响至深、无处不在,美日同盟关系在日本国内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民主党必须处理好美日关系,否则将面临政治风险。
上述因素决定了维持美日同盟关系仍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日本外交的基轴。鸠山政府在美日摩擦增多的大背景下,决定在今后5年向阿富汗提供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宣布“东亚共同体”应包括美国等,向美释放出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
从美国方面来讲,日本既是美制衡中国,维护其在亚洲主导地位的关键棋子,也是美摆脱困境、谋霸世界的主要帮手。奥巴马多次强调,美日同盟关系应从安全扩展至其他领域,在应对金融危机、解决气候变暖、援助阿富汗等方面加强合作。为维护和深化美日同盟关系,奥巴马将日本作为首次亚洲之行的首站,并在东京发表的亚洲政策演讲中强调,美将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发挥在亚洲的主导作用。访日期间,奥巴马与鸠山就发展并深化美日同盟关系达成一致,重申美日同盟是亚洲地区稳定的基轴。
具体到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上,尽管目前双方立场僵持不下,但美国从坚持按原计划执行到同意进行部长级磋商,日本从全面修改到提出变通方案,表明双方并不想摊牌,都为最后妥协留有余地。当前鸠山政府面临较大国内压力,近期可能还要向美国展示一定的“强硬姿态”,以打消国内对其在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上“不够尽力”的不满,美日围绕普天间基地问题的争端将持续一段时间。但面对美日互有战略需求及双方力量对比不均衡的现实,如美国做出少许让步,美日最终达成妥协是完全可能的。
2010年是《美日安保条约》签署50周年,美日都希望以此为契机,调整并深化两国同盟关系,使之更加适应新的国际环境。但如何化解因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在不断变化的21世纪“找到延续与强化两国关系”的方法,是对美日领导人智慧与能力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