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踏上南极土地。据悉,伊万诺夫此行主要目的是考察开辟俄罗斯通往南极的航空运输通道状况。这也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俄《生意人报》称,近年来,俄罗斯开始对南极加紧进行考察和勘探工作,这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
据俄《观点报》报道,以伊万诺夫为首的俄政府官员代表团乘坐伊尔-76型运输机在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后于11日飞抵俄罗斯“新拉扎列夫斯卡娅”南极科学考察站。同行人员有俄罗斯交通部长伊戈尔?列维京和自然资源部部长尤里?特鲁特涅夫等高官。他们都是第一次踏上南极洲的土地。
在南极洲期间,伊万诺夫将同专家们讨论俄罗斯在南极洲航空运输的现状和前景,还将审议在俄罗斯“新拉扎列夫斯卡娅”科考站起降跑道的前景,并视察周围环境。据报道,伊万诺夫专门检查了俄罗斯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南极条件下的工作情况,不久前伊万诺夫曾对这一系统的性能问题提出过批评。第一副总理秘书处透露,此次伊尔-76型运输机的降落是根据这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完成的,结果表明一切正常,对此伊万诺夫感到非常高兴。
路透社报道认为,伊万诺夫此行必将让新一轮的南极争夺战升温。早在1908年,英国政府就第一个提出对南极洲拥有主权。随后,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也纷纷提出对南极的主权要求。而美国和苏联也再三表示保留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经过数次磋商,1959年12月,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阿根廷、智利、日本等12国签订《南极条约》宣布暂时“冻结”相关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并禁止提出新的领土要求。1991年,相关国家签订《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决定全面禁止南极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50年,使南极争夺在表面上暂时趋于平静。
到2009年,《南极条约》中规定的50年“冻结”限期将满,各国再一次将此议题摆上台面。此外,该条约中仅规定“暂时冻结”各国对领土主权要求,却没有就诸如极地大陆架、海域划分等予以界定。英国在2007年10月中旬违反《南极条约》,公开声称对南极半岛附近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拥有主权,引起南极周围国家的一致反对。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于2007年派出第53次南极科考队,声明“反对任何以单方面领土要求为基础瓜分南极的做法”。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的科考活动也是看上了南极的资源。据统计,南极地区已发现的矿产达220多种,其中煤、铁和石油储备均为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