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1新元可兑换2.3林吉特,在新加坡工作,月薪2000林吉特,换成马币就是4600林吉特,这让许多马来西亚青年男女不惜越过长堤,远赴邻国新加坡谋职,以期赚取人生第一桶金。
十多年前,邻国新加坡是大马人“淘金”的主要选择;十多年后,这种现象依然没有改变。如今通膨率走高,物价楼价逐年上升,应付高生活开销之余,要买楼买车并不容易。不少的大马年轻一代在朋友影响或亲人的关系之下,竞相越过长堤工作以赚取新币。
占狮城劳动市场的15%
估计目前有10万名大马人在新加坡工作,占新加坡劳动市场约15%,并储存只能到退休年龄才能带回大马的几十亿林吉特公积金。
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淘金客”人数,一直是没有公开的敏感数据。不过,马新两国的关卡每天有超过10万名大马人来回新柔长堤工作及进行其它的事务,这可能不包括在新加坡境内长期或短期工作与定居的大马人。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的外劳人数与日俱增,从1990年的24.8万人增至2006年的75.6万人,占新加坡劳动市场的30.3%。虽然孟加拉、印尼及中国外劳逐年增加,但大马外劳仍然是新加坡劳动市场的主干,因为很多大马外劳是熟练工人、高学历的白领阶级或专业人士。
新加坡政府规定,大马人工作未到退休年龄就离开新加坡,不能提走公积金。但据《亚洲时报》在2005年2月的报道,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约有22.6亿林吉特是大马人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储下。这显示大马人不在乎能否领回公积金,反而愿意付出三五年至十多年的努力,以换取未来的生活保障。
“狮城梦”十年热潮不减
大马人编织几十年的“新加坡梦”会热潮不减,除了与新币增值的优势息息相关,也因为新加坡的经济稳定成长、就业机会剧增、工资升高、失业率低,及消费者价格指数偏低。2006年,新加坡创下17.6万份新工作的纪录,工资总额则提高4.5%,其中将近一半的工作落入非新加坡人的手中,证明外劳在新加坡职场上的重要性。
此外,大马人日渐感受到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也是导致他们“出走”新加坡的原因。据了解,拥有大专学历的大马年轻人,更向往新加坡的职场,因为他们在本地职场获得的薪金,无法满足现实的生活需求。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在2006年的一项调查指出,高达73.3%或3.4万名大专毕业生,每月收入介于500林吉特至2000林吉特。在百货通膨的年代,这些年轻人难于应付沉重的生活费,只好到新加坡圆梦。
争赴狮城主要因素
针对大马人的“新加坡梦”现象,著名的“求职工作街”寻工网站新加坡区经理郑国骏,接受《光明日报》访问时指出,新加坡稳定的经济状况及占优势的货币兑换率,是吸引大马人到新加坡工作的重要因素,但生活开销也是重要的因素。
他称,很多大马人选择到新加坡就业,因为他们考虑到国内生活开销的问题,在比较马新两国的生活开销后,认为新加坡比较好。
“薪金固然是主要的推动力,但事业上的发展和晋升机会、优质的训练及吸取工作经验,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新加坡拥有很多的研究机构及跨国公司,亦拉拢不少大马的专业人才。”
他说,由于劳工制度严格,加上大马人通过互联网求职的情况日渐普遍,使新加坡求职工作街增加发布求职广告的数目,平均每月发布1800份工作,其中每年首三季的求职数目最高,最后一季则属于淡季。
“我们不清楚有多少个大马人通过求职工作街,而在新加坡找到工作,但我们获得大马人高度的回复,声称他们是因为我们而找到工作。”
大马人才流失率高
除了到新加坡工作,不少大马精英分子成为新加坡的公民或永久居民,并在政经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新加坡今年批准了7万名新移民,在目前的468万人口中,近30%是外来移民,其中大马华裔占60%,证明大马人才流失新加坡的问题非常严重。
1957年起,大马有10.6万人放弃公民地位,2000至2006年,1.6万名人自愿放弃公民权,其中1.4万名是华裔。在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选择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比较接近的新加坡;包括新加坡卫生部长许文远、两位女性国会议员李美花和伍碧虹,都是在大马出生,在新加坡留学及工作,尔后成为新加坡公民。
据《亚洲周刊》报道,新加坡从1965年建国至今,从未停止从大马吸引人才,近5年来到大马搜罗人才更是积极。2007年,新加坡仅有的两所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南洋理工学院,从宽柔录取近200名优秀生,该校精英班的学生几乎一个不漏被吸走。
报道说,过去几年,宽柔每年都有逾百名学生被吸引到新加坡深造。一般估计,到新加坡留学的大马学生,约70%选择留在新加坡工作、组织家庭,最后变成新加坡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