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的十八洞村已成为花垣县一张名片。
2年前,年收入过万对溆浦县坪溪村贫困户梁坦然一家来说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去年,他一家三口的收入达到了25688元。
坪溪村地处雪峰山区,因交通闭塞成为贫困村。2015年,省教育厅开展驻村精准扶贫,确立了该村精准扶贫主攻方向。去年3月,坪溪村新建的旅游项目“七星瑶寨”投入营业,梁坦然老两口为“七星瑶寨”种菜每月收入1200元,儿媳在“七星瑶寨”务工每月收入1600元,家门口年收入达到25668元。有了产业项目,梁坦然与其所在的坪溪村在2016年一道成功脱贫,坪溪村也因此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在整个2016年,全省像梁坦然一样成功脱贫“摘帽”的,有125万人,全省有1053个村像坪溪村一样退出贫困村行列,湖南“十三五”的脱贫攻坚实现了首战告捷。
这些贫困村“山乡巨变”的背后,是湖南摸索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生动实践。
为全景记录这一“暴风骤雨”式的“山乡巨变”,6月26日下午,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砥砺奋进的5年·扶贫攻坚乡村行”大型融合报道正式启动,150余名超强记者阵营将开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进村入户驻点蹲守,用纸和笔记录下各地在精准扶贫中日新月异的变化。
精准识贫 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热词:
“一进二访”: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
6月的湘西十八洞村,到处是一派忙碌景象。
“我从2014年开始养蜂,现在已经有60多箱蜜蜂,一年产值两三万元。”十八洞村曾经的特困户龙先兰算了一笔收益账。他是十八洞村的养蜂能手,加上妻子的收入,一年下来差不多10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4年前的11月3日,也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精准扶贫”思想。
彼时的湖南,面临的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农村贫困人口数百万之巨,居全国第三。更为严峻的挑战是,贫困成因复杂、分布点多面广,开展扶贫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此时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脱贫攻坚工作等不起、慢不得,但又急不得。
脱贫攻坚,前提是扶贫对象精准,湖南的做法是摸清底数建档立卡。
2014年1月开始,湖南全面启动贫困对象识别工作,并将精准识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组织动员10多万党员干部,对全省4.2万个村、5700万名村民进行逐村逐户情况调查,识别了8000个贫困村、704万贫困人口,建立健全建档立卡数据库,“量身定做”帮扶措施。
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认定并非一劳永逸,贫困人口数据库实行动态调整机制。2015年初,湖南又用7个月时间“回头看”,逐村逐户复查,把不符合条件的剔除出列,对应尽未尽的贫困户及时纳入,同时对象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对策等不同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系统梳理、登记在册,最终形成了数据库。后又组织了党员干部“一进二访”,对建档立卡信息再次核准,为扶贫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村,就是扶贫对象,就是攻坚目标。”
高位推动 头等大事共同抓
热词:
扶贫工作队:主要职责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帮助贫困村“脱帽”。力量配备根据贫困村人口规模的大小确定,一般3到5名。工作队队长原则上从50岁以下的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中选派。
[责任编辑: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