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贪小利180多名大学生深陷校园贷 催款电话揭开骗局

2017年05月26日 09:31:57  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在校园贷网络平台上贷款,不但不用付利息,还可以挣钱。”2015年8月以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挣钱方式开始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几所高校悄然流传,令不少学生为之心动。至2016年底,靠校园贷“挣钱”的学生近190人,贷款总金额近400万元。而这些贷款最终都进了一个名叫田明玉的男子的口袋。近日,大庆高新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田明玉批准逮捕。

  开公司缺钱,找大学生帮忙贷款

  1989年出生的田明玉是黑龙江绥化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网络贷款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2015年4月,他从北京辞职来到大庆市,准备自己开公司。

  为快速筹到资金,田明玉想到了自己熟悉的网络贷款业务。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他瞄上了近年来比较火爆的校园贷,大庆市内的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大、哈医大(大庆校区)等高校随即进入他的视线。

  田明玉首先联系了正在大庆市某大学就读的学弟余某,让他帮忙介绍一些学生办贷款。田明玉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学生们只负责提交申请即可,贷款本息由他来偿还,每名提交申请的学生可以获得100元至200元不等的好处费。余某每介绍学生办成一笔贷款,便可得到相应的提成。

  很快,余某就找到了13名同意申请贷款的学生,他本人也主动加入其中。收集到这些学生的身份信息等材料后,田明玉便前往多个网贷平台,以学生们的名义申请贷款。之后,田明玉还指导学生们按照网贷平台的要求完成贷款流程、接受信息核实等。

  办完一系列贷款手续后,网贷平台陆续将贷款打入学生们的支付宝或者银行卡内。学生们拿到贷款后,再按照田明玉的要求,将贷款一分不差地转入他的账户。就这样,田明玉很快募集到第一笔资金10万元。

  贪图好处费,大学生盲目申请网贷

  拿到钱后,田明玉将其中一部分用来消费,一部分用于放贷。本以为放贷会赚钱,可情况并不乐观,10万元贷款本息让他倍感压力山大。

  为了让手头的资金更加充裕,田明玉再次采取相同手段,用小恩小惠诱惑在校大学生充当中介,帮他寻找愿意贷款的学生。从2016年开始,为田明玉充当中介、自己也申请贷款的在校学生主要有5人。

  董某就是其中一员。2016年5月,董某经学姐介绍认识了田明玉。田明玉以好处费吸引他办理网贷,还鼓动他介绍其他同学,并承诺贷款成功后,给他相应提成。董某难敌金钱诱惑,不但自己申请了近2万元贷款,还介绍了40多名同学申请贷款,从中获得好处费和提成合计1.7万余元。

  随着贷款数额的增加,田明玉“以贷养贷”的做法逐渐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贷款产生的利息越积越多,资金漏洞也越来越大,他最终选择放弃还款。

  今年2月7日,大学生赵某接到了网贷平台的催款电话。放下电话后,赵某马上找董某一问究竟。董某随即拨打田明玉的电话。田明玉告诉他,钱已经还不上了。

  资金链断裂,催款电话揭开贷款骗局

  此后,又有4名学生相继接到网贷平台的催款电话,学生们这才如梦初醒,立即报案。2月17日,公安民警在一出租屋内将田明玉抓获。

  据田明玉供述,他是从2015年8月开始,找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园贷的。起初,他还能够按期还款。到了2016年下半年,资金开始出现问题,但他仍以好处费和提成为诱饵,继续诱骗学生们申请校园贷供其使用。

  经核实,自2015年8月至案发,共有180多名大学生申请了贷款,总金额近400万元。田明玉先后偿还本息共计260余万元,其余款项被其用于日常消费。被抓时,田明玉名下除一辆二手奔驰轿车外,再无值钱物品,也无银行存款。那些因贪图小利而背上贷款、牺牲了个人信用的大学生们,此时已欲哭无泪、悔不当初。

  据了解,案件发生后,大庆高新区检察院专门以“校园贷是馅饼or陷阱”为主题,在辖区高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此案的办理呼吁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教育在校大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抵御诱惑,远离风险。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