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新型公益性葬式遭受冷遇 厚葬观念令惠民政策受阻

时间:2012-04-01 16:38  来源:新华网

  上海市一级公墓颛桥寝园内的“博爱苑”设有400多格的公益壁葬区,但从2010年冬至启用至今,仅有一位逝者“入住”。这一消息日前经媒体报道后引来一片唏嘘:作为政府倡导殡葬移风易俗的举措大力推行的新型公益性葬式,为何遭到如此“冷遇”?

  公益性殡葬信息不畅

  新型公益性葬式遭受冷遇并不鲜见。上海福寿园的公益墓区“暖冬园”采用节地树葬,规划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墓区可容纳2000多个墓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但从2008年开园至今只有12穴入葬。

  我国历来有“厚葬”的传统,而近年来,社会开始越来越多地强调“厚养薄葬”。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表示,上海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开始倡导葬式结构改革,推行海葬和节地生态葬等绿色殡葬,目前已基本形成“80191”的葬式结构格局,即80%的逝者是传统土葬,约19%选择节地的树葬、壁葬、骨灰深埋降解等葬式,约1%选择骨灰撒海葬式。未来五年,上海将努力形成“70282”的葬式格局,即传统土葬比例降低到70%,节地生态葬式和海葬比分分别提高到28%和2%。

  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接受各种新型葬式,上海不断推出公益举措。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表示,目前上海全部44家经营性公墓均已辟出专门地块或格位,为低保人员、支出性贫困人员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解决骨灰安葬或安放,公益墓穴占全市殡葬产品总数已超过10%。

  “只是,虽然价格低廉,有的甚至完全免费,但由于大众对殡葬行业的不了解、沟通不顺畅,至今各墓园的公益墓地入住率不到5%。”王宏阶说。

分享到: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