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三代人的“养老经”
上世纪60、70、80年代出生的人,尽管家庭、职业、收入水平不同,但他们面对养老这个问题时都有各自的苦恼
面对来势迅猛的“银发浪潮”,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在年前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调研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一些上世纪60、70、80年代出生的人,听他们谈自己的“养老经”。尽管家庭、职业、收入水平不同,但他们面对养老这个问题时都有各自的苦恼。
60后:开始考虑自己养老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批人,如今已陆续进入“知天命”的年纪,在工作中有些人扮演着或大或小的领导者角色。对于其中的很多人来说,他们一边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一边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
今年47岁的刘振清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汽车公司上班,作为公司生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每月薪酬不低,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然而一谈起养老问题,他就大倒苦水。他的父亲前些年去世,70多岁的母亲患有脑血栓,行动不方便,只能请家庭保姆照顾。他一周去看望母亲一次。
“我估计我老了,还不如我妈呢!”刘振清说。前几年,在妻子和同事的说服下,他把唯一的儿子送到澳大利亚读书,眼看着快要毕业了,孩子却希望留在国外工作。尽管十分不情愿,刘振清最后还是尊重儿子的选择,“希望儿子将来有个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