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高晓松与他那英菲尼迪的碰撞:青春,就这样狼狈散场

时间:2011-05-16 08: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月10日,高晓松在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东城交通支队候问室。 5月9日晚,音乐人高晓松驾车在北京发生交通事故。经酒精检验,高晓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243.04毫克,已构成醉酒驾车行为。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9日晚22时30分许,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酒后驾驶,造成四车追尾。经检测其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43.04毫克,超过醉酒驾车标准3倍。交管部门表示,根据高晓松的酒精检测结果,其已经构成醉驾行为,将面临1-6个月的拘役处罚,同时会被处以吊销驾照的行政处罚”……

  一段标准意义上的新闻导语,却几乎用这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字数,宣告了太多人青春的散场。

  那是因为那年夏天的吉他声曾经在校园里一次次拂过广播站外的榕花树,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歌声里学着抽烟,在《流浪歌手的情人》旋律中想象流浪。当然还有萌动的爱情,淡淡的喜欢或忧伤……所有属于少年的“强说愁”,所有属于那段青葱岁月的青涩时光,都在那年的夏天里因一种叫作“校园民谣”的曲子而分外响亮。

  于是它们就这样刻进了生命里的一段时光,于是它们与那些单纯得像牛仔裤白衬衣一样的青春成为无法抹掉的记忆。在那白衣飘飘的年代里,我们还能不为了物质与实惠而多情伤感,还能在恋恋风尘里写出模范情书。

  而高晓松,就如此与我们的这段记忆、这段时光发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正因如此,即使时光流逝,当年坐在校园草地上弹吉他的年轻人成了“圈里人”,即使清瘦的脸庞跟肚子不断膨胀,最后成了年轻时最为反感的模样;即便粗糙的生活打磨掉当年的那些风花雪月,但高晓松,却仍旧能够凭着当年的吉他声,以一种有关青春的姿态,回旋在这个越来越世俗的世界上。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