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粮食—稳定市场物价的基础 新华社发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体现得最明显--两省“给力”基础,“叫板”“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格局实现新突破
记者:应当说,我国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这些年来,河南和黑龙江碰到的自然灾害也不少,但两省的粮食产量都连续7年增加,靠的是什么?
王忠林:可以这么说,改变“靠天吃饭”的格局,要靠下更大力气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对今年农业生产体现得最为明显。今年4月中旬的一场大范围降雪,让黑龙江春播异常艰难。去年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多、力度大、工作实的地方,今年农作物都种在了适宜期。反之,机械无法进地,积水无法排出,播种期严重拖后。
魏仲生(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大家都希望“天帮忙”,但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老天爷”不但不帮忙,还添了不少乱。比如,今年的低温寒潮就使得小麦冬季苗情成为近年来最差的一年。在这样的条件下能不能获得丰收,考验的就是农田基础设施。河南筹措巨资建设灌溉工程和防洪除涝减灾工程,现在全省已经有六成多的耕地得到了有效灌溉。
柳学友(河南息县种粮大户):今年我一共种了3000亩小麦。前期雨水多、温度低,有的地减产了,可是等粮食全都收完再算算,平均下来每亩还是打了800斤麦子,总产就是240多万斤。怎么回事?过去是靠天收,耕地改造后,现在旱能浇、涝能排,一亩地顶过去两亩地的收成。
陈萌山: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外,及时科学防灾减灾也是个关键因素。今年粮食丰收,得益于各级农业部门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