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吉林大灾之年夺取粮食大丰收 总产比上年净增百亿斤

时间:2010-12-16 14:10   来源:新华网

  春季低温播种迟,夏季多雨洪灾生,吉林省今年的粮食生产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但在政策落实、专家指导、科技推广等措施的带动下,吉林省大灾之年夺得了特大丰收,粮食总产比去年净增100亿斤。

  据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介绍,今年全省遭遇了极为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先后克服和战胜了春季低温多雨、初夏严重干旱和伏后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但粮食主产区后期气候条件有利,雨量充沛,积温较高,霜期适宜,全省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据有关部门初步分析,全省商品粮将达510亿斤以上,其中玉米410亿斤,稻谷70亿斤,大豆和杂粮30亿斤。尤其可喜的是粮食质量明显好于历年。”他说。

  任克军告诉记者,吉林省粮食丰收意义重大。他说:“吉林是个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无论是粮食总产、粮食的商品率和人均占有量,特别是粮食单产的水平都位居全国的前列。到目前为止吉林省是全国唯一人均占有一吨粮的省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蓄水池’的重要作用。”

  在吉林省西部“十年九旱”的白城市,今年粮食生产也获得历史最高产量,白城市农委主任宫启宽说起来有点“幸灾乐祸”。他说:“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水,而我们这里却风调雨顺,尽管雨水不是很多,但有效降雨和时空分布非常及时,今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了70亿斤左右,比去年增产近20亿斤。”

  秋冬时节,记者走遍了吉林省中部所有的产粮大县,各地的农业干部和种粮农民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公主岭、梨树……大家都乐呵呵地报上了一组组数字。他们都认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丰收年,尽管“天帮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家惠农政策的长久支持和落实到位,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的目标,切实强化农业基础,使大灾之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榆树市自2004年开始已经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今年的粮食产量又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市委书记李国强说:“市政府从财政资金中拿出28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调动各级干部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把粮食产业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实施,从物资准备到除茬整地,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再到薄弱户帮扶,形成了一整套抓粮食生产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全市粮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榆树市粮食产量年年增代表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据任克军介绍,“十一五”期间吉林省粮食总产可达2722亿斤,年均545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比“十五”期末提高了80亿斤。另外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十大工程、29个项目和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共落实资金140亿元。重大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6%。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001万千瓦,农机的装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全省机耕机翻机播机收的面积,就是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61%以上,比“十五”期末增长36%。

  依靠粮食产量的年年递增,吉林省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一举改变了过去“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面貌,不仅粮食深加工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而且由此带动农民收入也年年递增。“十一五”时期,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平均增幅超过20%,预计今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可实现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以上,由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这种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全省粮食生产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任克军说:“在粮食增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双重拉动下,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实现5840元,比上年增长11%,比‘十五’期末增加2576元,‘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国名列第九位。”

  吉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王守臣说,“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实施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通过标准农田建设、良种培育推广、抗旱能力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等措施,“到2012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商品率和人均占有量保持全国第一。”(记者齐海山)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许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