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受关注的北京治堵方案终于出台,而此前传言中争议颇大的“限购令”并未出现,“拥堵费”也是择机出台,“重点路段高峰期实行单双号限行”则出现在方案中,并提及“合理调控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这份获国务院原则同意的交通治堵方案,出台前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
中秋堵车提速新政
拥堵,这是北京的顽疾,政府为此频出政策,投入巨资,但市民仍不时将“堵城”这个帽子扣在北京头上。
今年中秋节前,9月17日晚的大堵车,让已酝酿多时的新一轮北京治堵方案陡然提速。在严峻的拥堵形势下,关于缓解交通拥堵的话题在多个场合被提起。
10月13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缓解交通拥堵工作。会议提出,要将缓解交通拥堵措施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要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市民少开车,实现绿色出行。同时,及早制定交通应急预案,避免出现严重交通拥堵事件。
10月20日,第23届京津沪渝穗五城市规划工作交流会上,市规化委副主任刘玉民表示,本市规划、交通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有关交通规划的一揽子计划,“其中控制机动车数量方面肯定会有措施”,具体确定后将由交通部门对外公布。
11月,北京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拥堵问题,并提出本市将制定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等。
限购汽车甚嚣尘上
此前,“不限制拥有,但引导合理使用”是北京市官方对机动车是否限制数量的主流表态。
2008年11月,曾有官员透露北京可能限制小汽车总量,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每年限发10万牌照”的传言当时甚为流行。不过,北京市发改委迅速出面澄清,表示不会采取控制机动车总量、限制居民购买机动车、限发车牌等措施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随后两年,北京市交通委、发改委和环保局官员多次表态不会限制机动车数量。
然而,与之相应的是,北京机动车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截至今年11月28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69万辆。8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做出预测,到2015年北京的机动车将达到700万辆左右,平均时速低于15公里,拥堵将超过极限。
治堵方案初版披露
11月23日,新华社旗下的《财经国家周刊》发表文章称,北京酝酿治堵新政,更强硬方案即将出台。文章披露,治堵新政中,除加强轨道交通、公交优先外,还将有饱受争议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在二环、三环、长安街等重点路段高峰期,实行单双号限行,外地进京车辆在五环内实行单双号限行;收取相当于每升汽柴油2元的机动车污染治理费及拥堵费;本市户籍购车者,除提供原有驾照、身份证明等之外,还需提供停车泊位证。每个户籍人口在提供了驾驶证明后,只能购买一辆车;非京籍购车者,除要提供暂住证、房产证等材料外,还需提供停车泊位证、在北京连续5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社会保险缴纳凭证和纳税证明。
文章公布后,反响非常强烈。网友表示,如果收取相当于每升汽柴油2元的机动车污染治理费及拥堵费,相当于汽油价格上涨到9元以上,养车成本陡然升高。此外,关于重点路段单双号限行,也引发了机动车行驶范围被大大限制的担忧。而“限购”更是在汽车业引发轩然大波,车市销量飞涨,很多消费者担心明年买车会受限制,车市出现抢购风潮。以往年底汽车促销活动今年并未如期而来,反而出现经销商提价、消费者提不到现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