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漂白的口蘑。
漂白蘑菇(资料图片)
近日,北京市小学生张皓调查发现“蘑菇被漂白”事件,已发酵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继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布“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的市场抽检结果后,中国食用菌协会又在媒体上表示“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相反,在一家网站发起的投票中,1100多票选择“相信小学生”,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12月5日新华视点)
一个是“小学生调查蘑菇九成被漂白”,一个是“政府部门监测九成多合格”,巨大的反差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工商局工作人员称“小学生的检测不科学”,公众却一边倒地站在了小学生一边。所谓权威官方检测结果遭遇公众如此冷遇,背后的信任危机着实值得深思。那么,在“蘑菇被漂白”事件上,公众为何宁信小学生呢?
首先,这是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普遍担忧的反映。随着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无良商家为了疯狂牟取利润在人命关天入口食品上的所作所为,已经没有什么再能让人感到震惊了;相反,公众早已“审毒疲劳”,无非只是换了一个陌生的化学名词而已。在“还有什么能够放心食用”的担忧语境下,某种食品被曝出添加了某种非法物质,人们除了选择相信,还能有别的想法吗?
其次,这是因为小学生与政府部门的利益关切完全不同。人们相信:小学生只是出于求知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是不带有任何个人私利的“第三方”;可是政府部门呢,部门政绩的私利关切就多得多了。在这两者之间,公众当然更为愿意相信无私的第三方。这实际也给建立类似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带来了启示:不仅需要政府机关的检测,更需要社会第三方的检测。
更重要的是,面对小学生张皓调查漂白蘑菇所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公民精神,有关部门既不肯定赞扬更不感谢监督,反而在未与调查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就直接判断“小学生的检测不科学”,这无疑是一种权力的傲慢与偏见。凭什么证明你的抽样检测就一定是科学的呢?有关部门是否已经自大地认为这根本无需证明?既不邀请市民代表参与选样过程,也不邀请中介科研机构参与检测过程,顾自高高在上地宣布一个“权威检测报告”就算完事,这种“澄清”问题的态度无法让人接受。
小学生对漂白蘑菇的调查,主要的价值其实根本不在于过程是否科学,而在于背后探索事情真相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宝贵精神。敢于提出质疑,并通过合理的方法去动手求证,这才是当下最为缺少的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有关部门一个“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的武断评价,简直就是对小学生求知精神与公民精神的一种无情打压。即便是在这个意义上,公众也必然会对小学生张皓力挺到底。(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