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山西大同推出“矿井游” 7年仅7万人参观

时间:2010-11-11 08:29   来源:广州日报

  

  游客在地面下300多米的地方进行“地心之旅”。

  

  矿井下还建有休闲屋。

  

  游客在地下300多米的休息室等待乘坐矿车。

  大同首推“矿井游”但游客寥寥 景点明年迁址 政府支持的煤矿转型背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未来的思考

  山西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储存地和产地,而大同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煤挖完了200多万大同人靠什么吃饭?早在5年前,这个问题就困扰着大同人。但时至今日,焦虑仍未消除。

  大同最大的煤矿企业之一——大同煤矿集团旗下的晋华宫矿早在9年前便开始了探路——关掉年产400万吨煤炭的“摇钱树”矿山,斥资2000万元开发了中国首个“煤都地下探秘游”。然而,转型之路却异常艰辛。景点开放7年来,游客寥寥。

  痛定思痛,晋华宫矿正酝酿新一轮革命。斥资2亿元,在明年9月前将“地心游”搬迁到大同云冈石窟对面,将游客的“钻地”深度从300多米降低到140米,并将建成中国首个煤文化旅游区。等待它的将是危险还是机遇?2亿元会不会又“打水漂”?一切都还未知。

  晋华宫矿的命运,是中国众多煤炭即将枯竭的矿场艰难转型的样本,它也折射出中国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身影。

  对于晋华宫矿的转型之痛,大同市发改委的态度也十分坚决:转型有代价,但“煤经济”没有出路必须转,支持企业大胆尝试。

     将一座煤矿变成一个景点?游客钻到300多米深的矿井下旅游?这些看起来荒诞不经的点子,如今在大同已经成了现实。

  突发奇想:

  2000万开发“地心游”景点

  大同晋华宫矿这一“吃螃蟹”的举动源于9年前。眼见煤越挖越少,时任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矿矿长的吴永平和党委书记刘珂坐不住了:9000多名煤炭工人的出路在哪里?当时,晋华宫矿已经开采了近50年,煤炭储量仅剩下6000万吨,按照年采400万吨的速度,顶多还能开采15年。煤挖完了怎么办?工人们吃什么?两人提出一个大胆想法——能不能将煤矿建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游客钻到地底下进行“地心旅游”?

  晋华宫矿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志坦言,在当时,“工业旅游”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两人的这个决定其实有些“冒险”。

  为了能让一座深埋地下300多米深的矿井成为一个景点,晋华宫矿将原本壁立千仞的煤层用掘进机挖开,然后将断面切开、磨平,然后将几吨重的石雕从地上搬到井下,呈现从建国初期到现代中国采煤技术的演变过程。 一同建设的还有井下的游客休息室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中心,各项累计投资达到2000万元。

  “当时煤炭行业面临的困境是‘煤难卖,款难回,价难保’,主动停掉一座矿山,就等于砍掉了一棵摇钱树,还要往里面砸钱。”马志回忆说。

  将一座煤矿开发成一个景点,游客全程都在地下300米深处,游客安全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这在国内还是头一遭,主管部门也格外谨慎,不敢轻易批准。直到拿到景点可以开张迎客的批文,整整用了一年半时间。

  晋华宫矿“地下探秘游”位于大同市西12.5公里处,位于大同煤田的东北边缘,总面积达到41万平方公里,与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之间仅隔着一条十里河,直线距离只有200米。马志告诉记者,它是大同煤矿集团唯一的一个多井口现代化矿井,非常有利于开发煤矿旅游区。

  他表示,晋华宫矿当时就是要探索一条煤炭枯竭后矿场如何发展的新路子,对整个山西乃至国内煤炭枯竭型城市转型都具有借鉴意义。“大同有上百座煤矿,很多煤矿煤挖完了就烂尾在那里,存在塌方的危险不说,煤渣、煤灰都堆在原地,对土壤、水污染都很大,晋华宫矿就是要告诉大家,煤矿除了挖煤,还能搞旅游。”

  艰难摸索:

  首个井下探秘游惨淡经营

  2003年8月,“煤都井下探秘游”趋于成熟,正式向游客开放。2005年,晋华宫矿井下探秘游荣获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成为全国煤炭系统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当时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参观时盛赞:“井下探秘游属中国第一,亚洲唯一,开创了全国工业旅游的先河。”

  然而,“中国第一,亚洲唯一”的名号并未给晋华宫矿带来多少实惠。大同晋华宫矿旅游公司副经理张发告诉记者,开业7年来,“地下探秘游”一共接待了约7万名游客,即便按照每名游客100元的门票价格折算,收入也才700万元。相比当初的投入和这么多年的运营成本,实在是少得可怜。

  记者近日在该景点采访时也发现,游客寥寥。当天,记者是该景区唯一一名游客。

  对于7年7万人的数字,张发坦承,不是很满意。并且这7万名游客中,多数是来视察、参观的上级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前来进行科普教育的中小学生,真正出于兴趣爱好,自掏腰包前来旅游观光的并不多。

编辑:许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