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女儿患上抑郁症。从此,父亲有了个日记本,记录着他陪女儿走过的治病途中的每一道坎。
5年后,女儿的病终于好了,当她发现父亲这本日记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父爱。
23岁的邓莉娇,已在歌乐山和数十名来自全国的抑郁症患者呆了一个多月。现在,她不是患者,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但以前,她可是抑郁症患者。她是怎么从一名患者,转变成为“老师”的呢?
拯救她的,是父亲和一本日记。
得知保送浙大,女儿精神却彻底崩溃
娇儿情绪波动大,思维偏激,说服工作不起任何作用———摘自父亲的日记
2004年12月20日下午,四川宜宾驻渝办事处办公室主任邓世敏,接到在川外附中上高三的女儿邓莉娇发来的好消息———经过层层选拔,她被保送浙江大学。
“女儿多年拼搏终于没白费!”邓世敏长长舒了口气,可这口气还没舒完,他又接到女儿的电话:“爸爸,快来接我回家,不然,我就从这梯坎滚下去。”
邓世敏连夜将女儿接回家,可女儿什么也不说,就一直哭,吵着不愿再上学。
邓世敏隐约感到,女儿心理出了问题:“就是长期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太大,突然放松导致精神崩溃。”
经多方协调,女儿终于可以不再去学校,半年时间,邓世敏按照女儿的意愿,给她报了6个学习班,包括考驾照。
“我想换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好处。”邓莉娇说,从一开始,她就明白自己的问题,但就是走不出来。半年后,她的情绪有些好转。
从女儿患病开始,邓世敏就开始写日记,记下女儿病情每天的变化:“主要是想从中找点规律,发现一个可以治女儿病的方法。”
2005年8月,邓莉娇顺利成为浙江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让全家没想到的是,这只是噩梦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