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团圆节。
但在城市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过节方式,或者被割裂,或者被打破,于是,莫名的乡愁取代了家庭的团聚,无奈的“公关”冲淡甚至异化了节日的味道……极具文化意义的中秋节是否已经迷失?其实,节日无罪,迷失的也许是我们自己。
中秋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特别报道,重新审视和探寻中秋节本义,以期我们真正能够回归传统。敬请关注。
在外打拼,回家过节成了一种奢侈
“中秋节假期太短了,回去也待不了几天。再加上两地放假的规则不同,时间很难安排。”中秋节自古讲究月圆人团圆,可对于小杨来说,这已经是第三个独自在香港度过的中秋节了。
小杨出生于1986年,是济南土生土长的姑娘。以前年年都在家过中秋,已经感觉不到过节的新鲜了,有时她会以和同学增加感情为由留在大学校园过节。
直到后来考研去香港城市大学读书,毕业后就职于当地一家中资机构,她才体会到回家过节是多么幸福和奢侈。小杨说,“像我们这样的‘80后’,在这样的城市生活,除去租房、饮食、社交等各项开支,基本上是‘月光一族’了。而从香港到济南来回一趟,打折后机票钱至少要2800元,即便从深圳走来回也要1500元左右。毕竟已经自立了,不愿意向父母张口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