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后”莫锵恺
“90后”郑怡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天,中秋月将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月下的故事也在发生着变化,不过,不论您生于哪一个年代,相信都仍保有着一样的心愿——那就是月圆人也团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30后”、“60后”和“90后”们记忆深处的中秋故事。
“30后”:
团圆曾是一种奢望
关键词:战火、分离、“降八仙”
代表人物:莫锵恺(男)
年龄:72岁
籍贯:麻涌
中秋心愿:平安是福,希望悲惨分离的日子永远不要再来。
“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乐有人愁,有人筛箕盛冷饭,有人抵饿上床眠”。莫锵恺出生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他告诉记者,这首童年时的儿歌是自己最深刻的节日记忆。“家人都能齐齐整整的聚首一堂,能吃上一顿饱饭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大的节日心愿,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的童年基本上就没有中秋节的概念,只知道逃命。”莫锵恺说,他是全家最年幼的孩子,听哥哥姐姐们说,战争爆发之前,父亲有份固定的工作,战争爆发之后,父亲必须带着他们7个孩子,一边找工作一边逃难,其间,他的母亲与一个姐姐相继病逝。
直到上世纪50年代,莫锵恺才结束流浪回到老家麻涌。他说,那个时代有一种风行于东莞水乡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降八仙”,从农历八月初一直延续到八月十五。活动期间,每晚乡亲们都会聚集在露天广场,拜月、看表演,乡亲们则大声叫好,不断欢呼,非常快乐。
“60后”:
中秋是吃大餐的日子
关键词:“淘金”、美食大餐
代表人物:黄天保(男)
年龄:48岁
籍贯:塘厦
中秋心愿:希望能真正团圆,再吃一次母亲做的炒花生。
在黄天保的记忆中,中秋节曾意味着母亲的眼泪。“在我还读小学的时候,我爸和我大哥就去了香港‘淘金’。”黄天保说,那时每到中秋节,母亲总是早早起床,站在家门口,朝着村口的方向张望,嘴里念叨着:“不知道他们今年会不会回来呢……”吃饭时,母亲会多摆上两副碗筷。
晚上赏月的时候,每家每户坐在屋外的空地上,摆上月饼等食品,边赏月边聊天。看着邻居家其乐融融的样子,母亲总会不停地叹气。“那时候我们都理解不了母亲,只知道中秋节她一点都不开心。”黄天宝说。直到1984年,父亲和大哥才回到阔别10多年的故乡,全家人过了一次真正团圆的中秋节。
黄天宝说,他小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年代,肉、月饼都要凭票去买。每到中秋,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白切鸡、烧鸭等,全家人大吃一顿,就像过年一样。黄天宝说,对于常吃不饱的他来说,那时的中秋节就意味着一场饕餮盛宴。
“90后”:
差点忘了中秋要挂灯笼
关键词:新式月饼、放假、团聚
代表人物:郑怡琼(女)
年龄:16岁
籍贯:莞城
中秋心愿:一家人一起做月饼。
中秋节对于出生于1994年的郑怡琼来说,第一反应不是嫦娥、白兔,而是——放假!“我觉得90后的中秋气氛不浓耶。我都差点忘记,中秋节还要挂灯笼,说起来都觉得怪不好意思的。”郑怡琼哈哈笑着跟记者说。
“中秋一家人吃月饼,特别令人开心!”郑怡琼说,当水果味道的月饼刚上市的时候,她曾经特别地向往。“以前都只是吃过蛋黄莲蓉月饼、伍仁月饼那些,一听到还有‘水果月饼’就感到非常的新鲜好玩。”她说,“为了每个味道都可以尝到,就和弟弟妹妹们每人拿一个不同味道的水果月饼,然后把各自的月饼分成四等份,再拿自己的4分之3和另外3人换,最后拼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水果月饼’。”
郑怡琼认为,水果月饼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好吃。不过她说,虽然对“水果月饼”失望了,但是,跟弟妹们一起“分月饼”的幸福感,却长留心中。“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中秋节可以一家人一起做月饼的话,是最有意义的。”(文/记者张晓嘉、张颖妍、黄江洁 图/被访者提供(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