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网购消除不了“车票焦虑”

时间:2010-09-17 10:16   来源:广州日报

  15日,中国银联与铁道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后通过手机、电话、互联网等新兴支付方式也将应用于购买火车票。铁道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洪润表示,网上购票正在推进,并有望今年实现(9月16日《新京报》)。

  火车票终于可以从实体窗口“一枝独秀”走向多渠道的“票务连锁”了。渠道多、门路广,买票更便捷,咱再也不用看售票员脸色了;原来准备买好尿不湿去排队的兄弟也可以省省了……但仔细想想,这也没啥值得兴奋的。火车票的最大问题不在于苦与累、烦与闷,而在于不公。说不公,当然是车票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冷热不均”,一边是一票难求,一边是满街黄牛,票务资源配置的合理公正性有待提高。

  其实公共资源配置的逻辑自古皆然——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多一点、车挤一点、排队苦一点,咱都认了,只要卖票的时候能遵循“先来后到”的规矩,只要权力不至于在捉襟见肘的车票上翻云覆雨。遗憾的是,在车票均衡配置、公平配置问题上,似是而非的诸多细节仍长期成谜。

  网购火车票固然是方便了,多种支付手段也更科学了,但这些渠道建设未必就能“药到病除”,有本事的黄牛仍不会放过对票务资源的攫取,普通消费者也不要幻想网购就能“鼠标一点烦恼不再有”。

  某种意义上说,火车票难买不是技术难题,而是政策与态度的难题。运能不是短时间内能纾缓的症结,但如何让有限运力资源配置得更合理、更公平,显然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眼下最重要的,也许不是渠道建设,而是兑现公共政策的公平原则。 (邓海建)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经济新闻 教育新闻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