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位居医院感染病源菌之首,在超级细菌中最为著名。
7月24日,协和医院、同仁医院等50余家三甲医院的300名医生参加了由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旨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的威胁。目前,我国使用量、销售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有10种是抗生素——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应用是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细菌耐药现象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在我国,许多时候对抗生素的依赖甚至到了滥用的程度。
“超级细菌”增多
新药研制赶不上耐药菌繁殖
正常人体内有许多共生菌群,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打破了其平衡。每一种抗生素投入使用,没有被杀灭的细菌会迅速产生对这一抗生素的抗体,成为耐药菌。
20年前,抗菌药环丙沙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时,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但现在环丙沙星对60%以上的病人失去作用;二战中,几十到一百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发挥作用,现在相同病情,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2年之内,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许多大的制药公司越来越不愿意为研发抗生素埋单,其原因除了抗生素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发新的品种所需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外,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失效使医药公司的巨大投入得不到产出补偿。
如今中国存在的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超级细菌”名单越来越长,它们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如绿脓杆菌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结核杆菌通过改变体内蛋白质结构阻止抗生素与其结合;更有甚者,有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这种耐药性既能横向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能纵向遗传给后代。临床上出现很多这样的现象:由于耐药菌引起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