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起“集体下跪”事件广为社会关注。先是辽宁省庄河市海洋村千余村民在市政府门前长跪不起,反映征地补偿款不分配等问题。随后又有媒体报道,广东省化州市梅子坑村数十名村民冒雨在市政府门前下跪,反映耕地被占问题。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下跪是十分严肃的事。一般 来说,在某些特定场合,晚辈会跪拜长辈。至于民众跪拜官员,则是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在如今的法治社会里,百姓竟然集体跪见官员,实属异常,反映出一些地方官民对接错位,民意上传渠道不畅。
综观以上两起事件,村民们反映的问题都涉及最基本的生计,却迟迟得不到重视。在通过正当渠道反映问题受阻的情况下,村民们只好无奈地“另辟蹊径”,最终试图以集体下跪的极端方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可以想见,如果当地政府部门一开始就重视体察民情,畅通民意的表达渠道,村民们的困难就会及时得到解决,也就不会有集体下跪事件。
谈及畅通民意渠道,地方政府部门应该也能够有所作为。政府官员如要掌握有关社情民意的第一手资料,就应深入基层调研走访,躬身倾听民众的心声,将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作为最大最迫切的任务。如果官员怠于倾听民意、体察民情,不仅会降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还会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
加强和完善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意的另一重要途径。对于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信访部门应认真对待,及时妥善处理。随着我国信访制度的不断完善,如今老百姓更多地倾向于到信访部门去讲理。对此,信访机关不应有任何抵触和反感情绪,而要善于引导群众,化解矛盾。否则,老百姓就会绕开正常渠道,通过其他方式反映问题,有时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除传统的途径外,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也在努力拓宽集纳民意的新渠道,例如面向社会开通的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和官方网站等。这些尝试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问题仍然不少。例如,群众普遍反映市长热线难打通、市长信箱不回信,甚至形同虚设。假如类似市长热线和信箱等民意沟通渠道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老百姓又怎会舍近求远、大费周折,到政府门前反映问题?
另外,即使群众采取非常规的方式反映问题,政府部门也应妥善处理,而非回避。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事件中,有的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以沉默相对,从而导致事态恶化。或许这种态度出于顾虑,比如,倘若接待下跪群众,今后可能有更多的人到政府门前下跪。然而,只要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些顾虑实际上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只有相关部门及时畅通民意渠道,并真正重视群众心声,像集体下跪这样的尴尬局面才能消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