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旱灾致云南红豆杉出现枯死现象 野生动物饮水难

时间:2010-05-14 10:01   来源:中新社

  记者13日从云南省林业厅获悉,持续的特大干旱导致该省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全省自然保护区受灾750万亩,重旱面积达10多万亩。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已出现零星枯死,很多野生动物也出现饮水困难。

  据介绍,持续干旱导致云南境内自然保护区水源减少、部分地表水断流、沼泽干涸、湿地面积缩小、植物开花结实率降低,野生动物生存所需的水源和食物匮乏,栖息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在旱魔的肆虐下,不少地方出现了两栖类动物因旱死亡、候鸟提前回迁、野生动物饮水困难等现象。据云南省林业厅监测,昭通市巧家县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攀枝花苏铁大面积死亡,巧家五针松回归造林幼树死亡率达20%左右;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有156株野生苏铁死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大围山国家级保护区内已发现100多株蚬木(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树叶干枯并脱落,濒临死亡;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237株红豆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约3000株珙桐(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等重点保护植物零星死亡。

  此外,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扎渡发现亚洲象因水源短缺,已到澜沧江边30多天未返回森林,一直在村子旁边和农田里活动;曲靖市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区内的黑颈鹤,往年通常在3月底4月初才会离开,今年则提早了一个月。

  据了解,除湿地干涸直接导致动物死亡外,部分干旱地区野生动物数量也呈下降趋势,受影响最大的是鱼类和两栖类,其次是鸟类,因为目前鱼类和蛙类正处于繁殖季节,干旱导致其不能正常繁殖;干旱和高温还可能造成动物北移,改变本地动物多样性组成,使境外物种“乘虚而入”。

  云南省林业厅官员指出,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关联度高,旱灾和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损害,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恢复,有的影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

  目前,云南林业部门投入的抗旱救灾资金已达6.4亿元人民币。干旱灾害对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影响的调研评估也已经展开。林业部门加强了对重点保护物种的监测、巡护,防止重点保护物种因灾死亡。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地区,拥有全国95%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和50%以上的动植物种类,被誉为“生物基因宝库”。目前,云南共有152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300万公顷。(记者 甘娜)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经济新闻 教育新闻

编辑:马丰军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