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广西东兰旱区乡亲9个月按票领水:每人每天20公斤

时间:2010-04-01 15:36   来源:广西新闻网

  “水来啦!水来啦!可以接水啦!”当运水车开到设在公路旁的取水点时,早早等候在田埂边上的河池市东兰县村民立即就欢呼起来。运水车一停稳开始供水,村民一齐涌了过来,大家都焦急地伸长了脖子望着前面的供水车。不少小孩子跟在奶奶的背篓后面,睁大着眼睛。
 

  按照往常,3月下旬的东兰县应该是春雨绵绵。而如今,雨就是不下来,“求也没求来”。今年的东兰,遭遇着60年不遇的大旱。

  3月28日,广西新闻网记者来到广西河池市东兰县的三石镇巴造村,村民们一早就扛着水壶、挑着水桶到设在公路旁的取水点排队取水了。让记者难以想象的是,三石镇巴造村从去年7、8月开始就已经没有了水源(山上的水源已经干涸),乡亲们每天的生活用水都需要政府定点供给,每人每天20公斤。

  排队取水的人群中大多是老人、妇女,还有小孩,大家备齐水桶、水壶、背篓,每人手里拿着一张“三石镇政府抗旱救灾供水票”。工作人员边负责收水票边提醒:“大家都有水,不要急,慢慢来。”他告诉记者,每2天就给乡亲们发一次水票,2天或3天送一次水,每人每次20公斤。

  队伍里,66岁的韦立顶忙着接水,脸上带着笑容,“种子都买了,就等着下雨啊”,他说,等到6月份如果有雨,还可以赶上种一季的玉米、水稻,“原来是可以种上两季的”。抬头看天的时候,他的眼里满是对雨的渴望。因为他的脚有些不方便,记者与同行的几个记者一起帮忙他提水到家。记者看到,在他家门口平台上的两个大水缸都装满了水,这是家里和养的11头猪3天的用水,实在没有水用的时候,韦立顶在外工作的儿子会骑上摩托车去2公里以外的地方取水。村民韦明道还担心:“有时候即使我们再节约,这些水也只够大家用2至3天。”

  在从老人家回来的路上,记者碰到接水人群中少有的男青年黄好腾。30岁的他本来在外打工,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劳力,因为旱情他不得不返回家中照顾老人,同时帮助80多岁的邻居取水。自去年6月份开始持续到现在的旱情使得他“不能出去打工赚钱,很着急。”年轻人此刻的愿望是将屯里的路改造得更好一点,方便老人们取水,“那样我们也就可以放心的出去打工赚钱了”。

  记者手记:

  板结开裂的农田,发黄干枯的庄稼,裸露的石头,干涸的水井。还有成排空空水桶的等候;背着背篓取水的老人,生怕洒掉了那么一点点;一直捧着水但却不舍得喝的旱区小孩子……广西新闻网记者一路走来,深切感受到大石山区的乡亲们对水的渴望。在每天坐在村头等送水车的时间里,除了水,他们还在想些什么?即使十几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地方,乡亲们也都要想方设法人挑马驮的把水带回家……

  而踩在三石镇巴造村干燥的田地上,坚硬如石,镜头里深深的土地裂缝让记者在按下快门的时候都觉得心疼和不忍目睹。东兰县政府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东兰是广西的大石山区,地方偏僻。这场大旱情“超过想象”,2009年东兰全县总降雨量同比减少了6成。

  因为大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春节前第一站就是到访巴造村,留下对联“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横批“日新月异”。乡亲们都说,温总理的到来让巴造村有水喝了,水利设施也修了。当然,这些都是东兰县大兴水利工程的开始,兴建农田水利渠道,改善农田灌溉,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抗旱村屯级公路等都将提上日程。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