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国家博物馆“国宝巡展” 沈阳观众凌晨4点排队

时间:2009-07-02 09: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7月1日电(记者魏运亨)“中国观众缺少上博物馆习惯”的论调在沈阳被击得粉碎:尽管这几天时而烈日时而阵雨,尽管每天入场参观有人次限制,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还是蜂拥来到辽宁省博物馆,最积极的市民甚至凌晨4点就赶来排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看“国宝”。辽宁省博物馆1日称,自“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文物展”上月26日开幕以来,在头4个开馆日就接待了18552名观众。 

  家住沈阳市和平区桂林街的李先生有幸成为开幕式后第一批看到“四羊方尊”等国宝的观众。这位60岁的老人说:“我平常就特别喜欢文物,这两天从报纸、电视看到国宝展开幕,凌晨4点我就起床赶过来了。” 排在第一梯队的其他十几位市民,也都是天刚亮就赶来的。中央某单位来沈阳出差的王女士,本来要乘6月30日中午的飞机返京,听说国家博物馆的一批“镇馆之宝”在沈阳展出,当天9点也兴致勃勃地过来看,结果近200米的排队长龙让她目瞪口呆。多亏辽宁省博物馆破例,这位女士才了却了心愿。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巡展精选了从石器时代至隋唐时期的顶级文物共78件,其中一级品文物占全部展品总量的72%,是国家博物馆历年赴外展出中级别最高的一次。尤其是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5件镇馆青铜器中的3件:四羊方尊、龙虎铜尊和虢季子白盘,以及仰韶文化的代表作人面鱼纹彩陶盆、龙山文化的代表作黑陶罐、红山文化的代表作蜷体玉龙、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吴王夫差剑、西汉的金缕玉衣、唐鎏金缕空花鸟球形银香熏等,都是载入历史教科书的国宝。

  激起沈阳市民看“国宝”欲望的,除了稀世珍品自身之外,媒体的全方位宣传也起了积极作用。从这些“国宝”的运输及开箱过程,到这些“国宝”出土的秘闻和文物价值,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一直紧盯不放。有3家地方报纸还出版了“观宝手册”。

  4天之内连续两次参观“国宝”的沈阳市环城社区居民范女士说,博物馆能否吸引更多的观众,关键是要看展览的水平。像“国家宝藏”这样的高水平特展,自然魅力无穷。中国人看这样的展览,那种痴迷程度和流连忘返,绝对不亚于法国人看卢浮宫。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